司彩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工(唐改尚功) 局,掌锦彩缣帛事。唐朝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 (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
宫中女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尚工的属官,掌缯帛。员额二人,秩从六品。其下有典彩二人,从七品;掌彩二人,从九品。唐沿置,为尚功的属官,司彩正六品,典彩正七品,掌彩正八品,员额与职掌同隋。金与明初亦置司彩、典彩、掌彩,员额、品秩与唐同。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工(唐改尚功) 局,掌锦彩缣帛事。唐朝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 (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
宫中女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尚工的属官,掌缯帛。员额二人,秩从六品。其下有典彩二人,从七品;掌彩二人,从九品。唐沿置,为尚功的属官,司彩正六品,典彩正七品,掌彩正八品,员额与职掌同隋。金与明初亦置司彩、典彩、掌彩,员额、品秩与唐同。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管理县地方的收入、支出以及各种特别捐款。自民国元年(公元1913年)以来逐渐成立,但并不普遍,局内一般设局长、副局长各一人,董事二人,会计、书记各一人。惟民国七、八年(公元191
官名。晋朝置,职掌同平东将军,唯资深者得任之,二品。历朝皆不常置。南朝宋二品,梁、陈皆较平东将军进一阶。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中。参见“平东将军”。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黄河水利委员会的长官。见“黄河水利委员会”。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望祀的祝号,以禳祷除疾病。其官长称“师”。属员有府、史、胥、徒。《周礼·春官·男巫》: “掌望祀望衍,授号,旁招以茅。冬堂赠,无方无算。春招弭,以除疾病。王吊,
官场用语。又称奏削。即宋朝州以上官府和中级以上官员每年荐举选人改京朝官或任某种差遣的定额。参见“削”。
流外女官名。唐置,属内侍省宫闱局,员额十六人,掌中宫伞扇。
官名。西夏置,见“磨勘司”。
使职名。唐高宗仪凤(676—679)中始置,立四使: 南使有监十五、西使有监十六、北使有监七、东使有监九。其后增置盐州使,有监八; 岚州使,有监三。掌终岁巡按,以功过相除为考课; 其南使、西使各有丞三
武官名。北齐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从八品下。
军队中实行的爵位。战国秦国商鞅颁布此爵。最低一级为小夫。《商君书·境内》: “军爵,自一级已下至小夫,命曰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