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
元朝统领回回炮手及军匠的机构。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改回回炮手都元帅府置,秩正三品。设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等官,下辖千户所三翼。
官署名。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置炮手总管府。十八年(公元1281年)始立为都元帅府。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改为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秩正三品,掌领回回炮手及军匠。后定置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人,令史四人,译史一人。属官镇抚二人。所辖有千户所三翼。
元朝统领回回炮手及军匠的机构。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改回回炮手都元帅府置,秩正三品。设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等官,下辖千户所三翼。
官署名。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置炮手总管府。十八年(公元1281年)始立为都元帅府。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改为回回炮手军匠上万户府,秩正三品,掌领回回炮手及军匠。后定置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各一人,令史四人,译史一人。属官镇抚二人。所辖有千户所三翼。
清朝官缺补授方法之一。指官缺不入月选,留归本衙门主官题补授官之例。在京司官、小京官、笔帖式有定为题缺者,皆由本衙门留补。在外道府以下,部选缺内有升调所遗之缺,准为封疆留缺,佐杂之要缺亦为留缺。凡留补者
阶官名。金、元内侍阶官。金二十五阶之第十七阶,秩从七品下。元十四阶第九阶,正六品。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内侍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从七品下,称侍直郎。见《金史·百官一》。
官名。魏晋为乘黄令副贰,九品。南北朝沿置。北齐、隋、唐为乘黄署次官。隋从九品上,唐从八品下。辽朝为南面朝官。参见“乘黄令”。官名,三国魏置,为乘黄令之副,掌佐令,养御马。参看“乘黄令”条。
官名。北周置。战时临时任命大臣为之,统兵出征,事讫即罢。在重大军事行动中,隶属于行军元帅。《周书·宣帝纪》: “上柱国、郧国公韦孝宽为行军元帅,率行军总管杞国公亮、郕国公梁士彦以伐陈。”隋沿置。开皇十
即太子右监门率府,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为右监门率府。
1、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汉书·叔孙通传》:“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朝十月……大行设九宾。”注:“韦昭曰:大行掌九宾之礼,今之鸿胪也。九宾则《周礼》九仪也。谓公、侯、伯、子、男
见“阑遗监”。
官署名。清朝六部及理藩院、都察院、光禄寺等中央各部院卿寺衙门所属办事机构之一。掌理收发在京衙门之书,编号记档,分司办理,或兼管监印等项事宜。通设满、汉司官各一人,由各司、署、处郎中、员外郎、主事及七品
官署名。北齐置,属中侍中省。设内谒者局统、丞各一人,掌监引诸命妇入宫朝会,并定其班位。
即“和硕额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