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国子博士

国子博士

学官名。西晋武帝咸宁 (275—280) 中立国子学,置一员,以教授生徒儒学,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者为之,若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并应对殿堂,备咨询顾问,隶国子祭酒。地位高于太学博士。南朝宋不置学,亦常置二员。南齐高帝建元四年 (482)置国学,设二员,位比中书郎。梁国学沿置,位九班。陈四品、秩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从五品上,二十三年升为五品上。北齐国子寺国子学置五员,五品。隋朝国子寺国子学置五员,正五品上,文帝仁寿元年 (601)罢,唯置太学博士,炀帝大业三年 (607)改置国子监,国子学置一员,正五品。唐朝国子监国子学置五员,正五品上,掌教三品以上及国公子孙、从二品以上曾孙为学生者,分掌《周礼》、《仪礼》、《礼记》、《毛诗》、《春秋左氏传》五经,求仕者上于监。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宣业,咸亨元年 (670)复旧。北宋初为五品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35) 改制罢,徽宗大观元年 (1107) 复置四员; 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改置二员,正八品。辽朝国子监国子学置。金朝国子监国子学置二员,正七品,分掌教授生员,考艺课,章宗明昌二年 (1191) 添女真一员,泰和四年(1204)减,卫绍王完颜永济大安二年 (1210) 并罢。元朝集贤院国子学置二员,正七品,掌教授生徒、考较儒人著述、教官所业文字; 蒙古国子监亦置二员,正七品,掌教习诸生,于随朝百官、怯薛台、蒙古、汉儿官员家,选子弟俊秀者入学。元末乙己 (1365) 朱元璋置国子学而设,吴元年 (1367) 定制,置一员,正七品,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置“五经博士”。


学官名。晋武帝咸宁四年(公元278年)始立国子博士,限取履行清淳,通明经义者担任,如散骑常侍、中书侍郎、太子中庶子以上,乃得召试。其职掌除教授国子学生学业之外,并且备政治咨询及参与祭典的顾问。南北朝于国子学中沿置。隋唐以后,国子学隶国子监,国子博士为国子学授业的最高学官。参见“国子学”。

猜你喜欢

  • 巡抚副大使

    见“巡抚大使”。

  • 尚酝局

    官署名。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置,为殿中省六尚局之一,掌供奉御用酒醴之事。设典御二人,奉御四人,监门二人,酒人十五人,酒工五十人,掌库二人,库典五人,局史三人,书吏二人。钦宗靖康元年(1126)

  • 委署亲军校

    即“署亲军校”。武官名。清置,属侍卫处。其员额设置同“亲军校”, 参见该条。

  • 钦天监监正

    官名。明清钦天监之长官。掌观察天文,推定历数,编制时宪书,于岁终奏新历,送礼部颁行。俱正五品。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改钦天监监令设,一人。清顺治元年(1644)沿置,初由汉人充任。康熙四年(16

  • 甘泉居室令丞

    官名。甘泉本为秦的离宫,汉代加以增修,以备皇帝避暑之用,因为宫内房屋甚多,于是仿照未央宫制度,设居室以管理之,名为甘泉居室,设令及丞掌管其事。武帝时改甘泉居室为昆台,称昆台令丞。

  • 里长

    官名。战国置,为一里之长,掌里之政令。北魏亦置,为地方基层行政官吏。孝文帝太和十年(486)初立党、里、邻三长,定民户籍,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负责核实户籍,征发徭役。里长最初可复

  • 台鼎

    三公、宰相的尊称。《后汉书·陈球传》:“球称司徒刘郃曰: “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对三公宰相的尊称。《后汉书·陈球传》:“公出自宗室,位登台鼎,天下瞻望,社稷镇卫,岂得雷同容容无违而已?”

  • 海道测量局

    官署名。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五月三十日公布的《修正海道测量局章程》规定,海道测量局设于上海,直属海军总长,主官有局长、副局长各一人,局内设总务、测量、制图、海事四股,每股设股

  • 狱门亭长

    官名。西晋置,为县属吏。吏名。晋代置于县,见《晋书·职官志》。其职掌当在于守护县狱。

  • 台阁

    ①东汉至隋、唐对尚书台 (省) 的别称。《后汉书·仲长统传》: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李贤注: “台阁谓尚书也。”②指御史台、秘书监。《三国志·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兰台为外台,秘书为内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