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明朝王府三伴之一。建文(1399—1402)中置,一人,从九品。与伴读、伴讲合为王府三伴。诸王待如宾师。成祖即位,革。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羽林率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禄等级。《史记·秦本纪》: “遂复三人官秩如故。”官职和俸禄。《史记·秦本纪》:“遂复三人官秩如故。”《荀子·王霸》:“百官则将齐其制度,重其官秩。”
官名。南朝梁置,隶太子左、右卫率,为东宫侍从武官。多为起家官。北齐亦置。
宰相职衔。唐朝初年以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共知政事,皆为宰相,中书、门下省长官中书令、侍中皆为正三品官,太宗贞观十七年(643)令太子太保萧瑀、太子詹事李勣同知政事,号为同中书门下三品,意即同于中书令、侍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北王府,员额一百人,官阶为职同总制。参见“典乐”。
官名,辽置,见“十二宫都部署司”。
官制用语。宋朝铨选制的一项规定,全称为经历任。即官员担任差遣达二年成资以上。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
春秋时军制。晋国原设上中下三军,后一度扩为五军,又扩为六军。参见“六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