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守舍人
官名。东宫属官。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上。北齐属太子典经坊,员二人。
官名。东宫属官。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六品上。北齐属太子典经坊,员二人。
即归第。汉朝、晋朝或称官员免官为就第。
官署名。设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秩从八品。置大使一员。隶将作院。
官名。辽置,见“十二宫都部署司”。
官名。清朝由都察院派出视察宗人府事务之御史。雍正五年(1727)设,二人。
东宫警卫机构。唐置,见“左右虞候府”。
北洋政府于民国四、五年(公元1915~1916年)间实行学绩试验,于各道设“道试”,京兆属县试与道试相同。道试在道尹所在地举行,每二年一次。道区内中学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力、相当资者均可应试。设典试官一人
官署名。由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由山北辽东道提刑按察司改名。属内八道监司之一,隶御史台。治大宁。顺帝至正二十二年(1362),迁于惠州(大宁路南)。设使二员(正三品)、副使二员 (正四品)、佥
见“唱名”。
吏员名。元制,中书省置中书令时则置监印二人,掌监视省印。
北魏的一种封爵制度。即王、公、侯、子等爵位,皆可假授,称假王、假公、假侯、假子等。其地位低于同级真爵。《魏书·官氏志》:孝文帝延兴二年(472) 诏:“旧制诸镇将、刺史假五等爵,及有所贡献而得假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