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婕妤

婕妤

内官名。亦作倢仔。西汉武帝始置; 位次皇后,视上卿,比列侯。元帝增设昭仪后,位次昭仪。东汉初废。汉末魏国复置,位王后以下第三等。三国魏明帝太和 (227—233) 中定为视中二千石。西晋武帝置为九嫔之一,位视九卿。南朝宋明帝泰始三年(467)改为五职之一,班亚九嫔。齐复列入九嫔。陈又入五职。隋炀帝设十二员,正三品,为世妇之首,位九嫔下。唐初沿置,九员,正三品,玄宗开元 (713—741) 以后不置。宋朝复置于嫔下,为正三品内命妇。金朝同。明成祖永乐 (1403—1424) 中置为诸嫔之一。


女官名,也写作倢伃。汉武帝始置,也是皇帝的嫔妃,品秩仅次皇后、贵人,位视上卿,秩比列侯。居增级十四之首。《后汉书·皇后纪上》:“自武、元之后,世增淫费,至乃掖庭三千,增级十四。”注:“婕妤一,娙娥二,容华三,充衣四,以上武帝置;昭仪五,元帝置;美人六,良人七,七子八,八子九,长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顺常十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十四,此六官品秩同为一等也。”《史记·外戚世家》:“武帝时,幸夫人尹婕妤……婕妤秩比列侯,常从婕妤迁为皇后。”《后汉书·皇后纪·明德马皇后》:“又(马)援姑姊妹并为成帝婕妤。”其后,魏、晋、南朝宋齐梁陈、隋、唐等皆置,但品秩员额不一。

猜你喜欢

  • 南院都部署

    官名,辽朝置,为南院都部署司长官,掌南院部族军民之事。见《辽史·百官志一》。官名。辽置,为南院都部署司的主官。见“南院都部署司”。

  • 军器副监

    官名。北周置。营军器监次官,佐营室殿军器大监掌军器制作。

  • 丞监

    官名。战国秦国置。掌监察。《商君书·禁使》: “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

  • 清诏官

    泛指清诏掾、清诏使等清诏官吏。掌奉诏出使察举诏书中指定的事。详“清诏掾”、“清诏使”条。

  • 甸皮局大使

    官名。元至元七年(公元1270年)置甸皮局,十四年(公元1277年)定秩为正七品,二十一年(公元1284年)改隶大都留守司。掌岁办熟红甸羊皮二千余件。设大使一人为主官,管匠三十余户。

  • 卜人

    官名。又称“卜”、“卜者”。商周皆置。掌卜龟筮卦,预言吉凶。《史记·鲁周公世家》: “周公已令史策告太王,王季、文王; 欲代武王发,于是乃即三王而卜。卜人皆曰吉,发书视之,信吉。”官名。周朝掌管占卜的

  • 护理

    官制术语。清制,省级长官出缺,未及派员接替,即以次官暂代其职务,称护理。如总督、巡抚多由布政使护理。旧制,高一级的官员缺职,以低一级的官员守护印信,处理其事,称为护理。其职衔相当的,称为署理。见《六部

  • 赀选

    选官制度。亦作资选,即选拔官员应具有的财产标准。秦及西汉初年为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之一,郎吏多以富赀入选。汉初规定,家赀十算以上方得担任官职。景帝后二年(前142)下诏减为赀算四得官。武帝时废除。后代或

  • 硬寨太保

    官名。辽置,见“硬寨司”。

  • 夺官

    官吏降罚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规定, 司法官惩戒的第一种为夺官,指革去现任官秩,并予以褫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