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宰人

宰人

官名。周朝置。① 冢宰属吏。《左传·哀公三年》“命宰人出礼书。”杜预注: “宰人,冢宰之属。”《国语·晋语九》: “及臣之长也, 端委��带以随宰人。”韦昭注: “宰,宰官也。”② 膳宰,掌饮食。《吕氏春秋·过理》:“晋灵公无道”,“使宰人臑熊蹯不熟,杀之。”《庄子·说剑》:“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韩非子·内储说下》:“宰臣上炙而使绕之,文公召宰人而谯之。”③ 近侍之臣。《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晏子入,听宰人具盥,御者具中。”


官名。1、冢宰之属。《左传·哀公三年》:“命宰人出礼书。”注:“宰人,冢宰之属。”

2、宰官,泛指官员。《国语·晋语九》:“及臣之长也,端委鞸带,以随宰人。”注:“宰人,宰官也。”参看“宰官”条。

3、掌管伙食的官。《庄子·说剑》:“王乃牵衣而上殿,宰人上食。”《史记·赵世家》:“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乃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

猜你喜欢

  • 六条课太守县令法

    西魏北周时考课太守、县令的法规。西魏大统十年(公元544年)度支尚书苏绰奉命制定考课太守、县令法六条,北周时沿用,其内容据《周朝律考·后周律考》的记载为:修身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 太子家令寺丞

    官名。隋朝太子家令寺官,置二人,从六品。唐朝沿置二人,从七品上,掌判寺事,凡食官、典仓、司藏三署出纳,皆刺于詹事。

  • 属国都尉

    官名。即管理属国事务的行政长官。西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置五属国于西北边郡,安置内附匈奴族,沿其旧俗,置匈奴官号,而设都尉主之,掌民政军事,兼负戍卫边塞之责,秩比二千石。属官有丞、候、千人等。初隶

  • 合人

    官制用语。宋朝铨选制度规定,一定官阶的官员,积累一定任数、考数,可升任相应官职,如迪功郎以上改京官、文林郎以上改升朝官,即称合入。

  • 赐出身

    宋科举之制,进士科与诸科应试者,殿试合格名列第四等者各赐本科出身;太学上舍生考试合格按一定等第亦赐上舍出身。明清时殿试录取之进士,名列第二甲者赐进士出身。

  • 南女直详稳司

    即“南女直汤河司”。

  • 诏诰舍人

    官名。渤海国中台省官。

  • 中散

    官名。①北魏初期置。为内廷官,直宿禁中,隶属幢将,无员限,无具体职掌,在皇帝左右参预机密,经常奉使出巡州镇,考察地方官政绩。皇帝出征时随从左右,管理御用兵器。兼用文武,亦任用以医、卜等专门技能侍奉皇帝

  • 大都等路民佃提领所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以武清(今河北安次南)等十一处并立大都水陆地土种田人民提领所。后又设大都随路管民都提领所。文宗天历元年(1328),并两所为大都等路民佃提领所,隶会福总管府下。

  • 司簿

    官名。隋炀帝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宫局,掌宫人名簿、廪赐。唐朝改正六品。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宫局。掌宫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