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院
即“山东行枢密院”。
即“山东行枢密院”。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勒置。《晋书·石勒载记下》: “(石勒)旦召(王)假以为振忠都尉,爵关内侯。”
官名。明、清时外省派驻京师传递文书之官员。简称“提塘”。掌递本省与各部院往来文书,并负责领送颁给本省官员的敕书及州县印信。清制,各省派驻京师者共十六人,隶兵部捷报处。由督抚于本省武进士、武举人及候补、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置,建安五年,曹操表孙权任之,领会稽太守。建安末,刘备亦任黄忠为之。西晋、十六国汉沿置。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中,二十三年复次职令,七品。杂号将军
见“广储司总办郎中”。
官名。东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初置,为西园八校尉之一,以冯芳任之,统于小黄门上军校尉蹇硕。官名,东汉灵帝初置,为西园八校尉之一,冯芳初任此官,掌领军队。参看“助军左校尉”条。
官名,西汉末年王莽置,职如太守,掌治其郡。王莽以《周官》、《王制》之文,置卒正、连率、大尹,职如太守;属令、属长,职如都尉;置州牧、部监,见礼如三公。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
①南北朝至唐御史台的俗称。②十六国大夏尚书行台名,置于长安。③元朝“江南诸道行御史台”的简称。指御史台。因其在宫阙台西南,故曰南台。《通典·职官六·御史台》:“后汉以来谓之御史台,亦谓之兰台,梁及后魏
官名。金朝在各群牧所置使一员,从四品,副使一员,从六品。掌检校群牧畜养蕃息之事。见《金史·百官三》。
唐古特官。清分设于前后藏,为达赖与班禅宫中之官。员额各一人,在宫内管理诵经、礼拜、供养等事,其对下对外的权力甚大。民国时期沿置。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王城及四郊人民赋税征收。《周礼·地官》:“闾师,中士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掌国中及四郊之人民六畜之数,以任其力,以待其政令,以时征其赋”。官名。1、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