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军府功曹史
官名。《金石萃编》一《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记南朝宋宁州龙骧府及镇蛮府各有“府功曹”一人,与功曹参军同置,显见功曹参军为分职诸曹,府功曹为閤内之职。然州吏有功曹,故军府功曹称“府功曹”,以与州职相区别。北魏诸将军府亦置“府功曹史”,见《魏书·官氏志》所载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职品令》,则军府亦必置无疑。参见“州功曹书佐”。
官名。《金石萃编》一《宋宁州刺史爨龙颜碑》记南朝宋宁州龙骧府及镇蛮府各有“府功曹”一人,与功曹参军同置,显见功曹参军为分职诸曹,府功曹为閤内之职。然州吏有功曹,故军府功曹称“府功曹”,以与州职相区别。北魏诸将军府亦置“府功曹史”,见《魏书·官氏志》所载太和二十三年(公元499年)《职品令》,则军府亦必置无疑。参见“州功曹书佐”。
官名。周朝置。①军吏。“伍长”别称。《周礼·夏官 ·大司马》:“公司马执镯。”郑玄注:“谓五人为伍,伍之司马也”。“伍长谓之公司马者,虽卑,同其号。”②官府的司马。别于家司马。《周礼·夏官 ·序官》:
官署名。清末学务大臣所辖六处之一。光绪二十九年 (1903) 设。置总办一人,帮办数人。管理普通学科事务。三十二年,併入学部。
东晋南北朝时期都督所统辖的区域。东汉末年军事扰攘,于是有都督制度的兴起。都督本为统军而设,然而在军事时期都督既握军权,势必凌驾于刺史之上,干涉民刑诸政。自西晋末年起且例兼治所之州刺史,并能节制治所以外
官名。清朝管理北运河通流闸之官员,未人流,隶于坐粮厅,掌闸门之启闭,水小则蓄,水大则兼。并管束运米脚夫,勿任抛散。
官名。辽朝置,所掌不详。重熙中,耶律乙辛为文班吏、掌太保印。
官名。西周置。管理场圃的官吏。《同簋铭》:“王命同左右吴大父,司场、林、虞、牧。”《国语·周语上》: “场协入。”韦昭注: “场入掌场圃,委积珍物,敛而藏之也。”官名。西周设置,金文作“易”或“陽”。
官名。五代枢密院置,主管承旨司之事。北宋初沿置,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始名枢密都承旨。南宋因之。
户部别称。户部的别称。因户部掌管版籍,所以也称户部为版曹。《宋史·薛弼传》:“弼监左藏东库,内侍王道使奴从旁视绢美恶多取之,弼白版曹穷治。”元朝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沈夏》:“沈夏,德清人,寿皇朝为
教育部直属机构。北洋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公布的《中央观象台官制》规定,中央观象台掌理观察天文,编纂历书,鉴定观象用器械。设台长一人,以技正充任,直属教育总长;下辖技正
即“吏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