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例、前代之典章制度。后世以此为成例,作为处理政事和审判案件的依据和参考。
官名。明朝时因倭寇入侵,乃专设备倭一职于沿海要害处,以进行防御。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左、右卫坊,位在太子内直备身正都督之下。从五品。
官名。见“中台”。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侯的属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军帅。参见“典舆”。
官名。里闾执事官员。《管子·度地》:“与之老、里有司、伍长行里。”《歇冠子·王铁》:“伍人有勿故不奉上令,有余不足居处之状,而不辄以告里有司,谓之乱家,其罪伍长以同。”官名。春秋时齐国乡遂组织中,乡以
北魏镇府僚属。《北齐书·神武帝纪》记北魏时高欢与“怀朔户曹史孙腾、外兵使侯景亦相友结。”
官署名。东汉设令、丞,属官有尚符玺郎中、符节令史等。三国沿置。西晋省并御史台。参见“符节令”。官署名,汉置,掌符节事。台,类似今天的处科,台有率,即符节令。三国沿置,西晋省并御史台。见《后汉书·百官志
官署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982)置,掌供营缮所需物料,设监官四人,以诸司使、副使、閤门祗候及内侍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隶将作监。宋将作监所属机构。掌筹划调度、整修木材以供营
见“宣抚处置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