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礼卫
即“康里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即“康里卫亲军都指挥使司”。
官名。北魏置。内廷派驻尚书省都牧曹监察政务的官员,亦佐理曹务。位在都牧曹给事上。《魏书·张衮传》: “(张修虎)都牧、驾部二曹给事中,上谷公,司农少卿。”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时罢。参见“给
即“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
官名。始见于西周中期以后铜器铭文,为内史类史官长官。参见“内史”。官名。即内史尹,西周设置,为内史之长。《楚》说:“内史尹氏册命楚。”(《考古》1981年第2期)其职掌
官名。北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置,充侍从以备顾问。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为正三品贴职。南宋因之。官名,宋置,宝文阁,原名寿昌阁。庆历年间改名宝文阁,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英宗即
官场用语。宋朝御史台自御史中丞至御史每人各上一奏章,以言某官之罪,称合台。
官名。即司染丞。
宋铨选之制,凡选人初次获得保举状,称为破白。
官署名。明初都察院十二道之一。永乐元年(1403)改原北平道而置。十八年,罢,分其政于其他诸道。
官名。清置,见“乌里雅苏台将军”。
武官名。辽置, 见“卫军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