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知杂
侍御史知杂事简称。
侍御史知杂事简称。
宋朝宪衔之一。参见“宪衔”。
官署名。尚书省诸郎曹之一。西晋分中兵曹置,与左中兵曹并掌都城畿内军队政令军务。属五兵尚书。置郎(郎中)。东晋、南朝省并“中兵曹”。北魏复置,与中兵、左中兵曹并属七兵尚书。北齐沿置,掌畿内兵士名籍、兵役
金代诸路军之一。由尝为盗窃者组成,以充防筑之役。
指推恩加官。元代常有覃官之举, 如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曾诏内外官四品以下普覃散官一等。三年(公元1310年)蒙古儒学教授,一体普覃, 四年(公元1311年)诏在任官员,普覃散官一等。
官署名。元朝置。北面官,掌上京道诸军执法戒严等事。官署名。辽置,属北面边防官。设都虞候为主官,掌边防军务。
官署名。南宋置,属司农寺,掌行在临安府和籴事务,设监官、监门官等。
官名。西汉置,于祭祀五帝时掌读祝文及迎送神,有丞。东汉不设。
官名。唐朝司农寺温泉汤监次官,置二员,从八品上。北宋初存其名,极少除授。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总兵”。
官名。即膳部郎中,唐高宗龙朔二年(662) 改,咸亨元年 (670) 复名膳部郎中。官名。唐高宗龙朔二年,改膳部郎中为司膳大夫。咸亨元年复旧。见《通典·职官五·礼部尚书》,参看“膳部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