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名号之一,地位低于国王、副王,西汉时西域大宛国有此王号。《汉书·西域传·大宛国》:“副王、辅国王各一人。”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始置,为正七品贴职,作为特恩授中级官员。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置,为贴职之一。
官名。西汉少府所属有考工室令丞,掌制作器械。武帝时改称考功令丞,东汉转属太仆,职掌略有变化。《后汉书·百官志》本注:“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属,成则传执金吾入武库,及主织绶诸杂工,左右丞各一人。”
吏名。清末设于初级审判厅及地方审判厅之属员。掌发送文件及承命执行判断及没收之物件。书吏名。清朝吏部和地方书吏名,负责发送文书、执行判法及民刑事的通知等。参看《清会典事例·吏部·书吏经制额缺》。
泛指挏马令、丞、尉等官,属太仆,掌取马乳制酪供宫中用。详“挏马”条。
官署名。元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置上都应办所,延祐五年(公元1318年)改为饩廪司,属上都留守兼本路都总管府。设大使、副使各一人,掌诸王驸马使客饮食。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南枢密院长官,总领汉人军民政事。契丹、汉人参用。官名,辽置,为契丹南枢密院长官,“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契丹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元好问所谓‘南衙不主兵’
官名。①大长秋别称。《后汉书·定者传》:“(郑众)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李贤注:“宫卿谓为大长秋也。”②太子左庶子别称。《旧唐书·李纲传》: “左庶子唐令则自请奏琵琶”,“纲白勇曰:‘令则身任
官名,汉置,为长乐宫侍卫官。《后汉书·曹节传》:“节与长乐五官史朱瑀、从官史共普、张亮、中黄门王尊、长乐谒者腾是等十七人,共矫诏以长乐食监王甫为黄门令。”
参见“十忠将军”。官名。将军名号,梁置。见《隋书·百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