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司阶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 增置,为正六品下武散官,专授归唐将领,隶诸卫。
武散官名。唐置,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秩正六品下。
官名。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 增置,为正六品下武散官,专授归唐将领,隶诸卫。
武散官名。唐置,专授给少数民族首领,秩正六品下。
即“三司都主辖支收司”。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制造茶叶。
官署名。元朝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设于各县,掌理道人词讼。凡遇道人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与地方官府共同处理。
太子的称谓。《文选》王融《曲木诗序》:“储后睿哲在躬,妙善居质。”
官名。清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首席大臣。咸丰十年十二月(1861年1月)设。以亲王、郡王、贝勒特简。率大臣、章京处理外交事务,大事上之,小事则行。光绪二十七年(1901)废。
官名。元世祖中统四年(1263)置,掌管各地汉军军户。至元五年(1268)罢,改由州县民官管理军户。参见“奥鲁总管府”。
官名。北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置,以本路系将兵正将兼任,提举城寨兵马之事。
武官名。明置,见“四卫营”。
官名。又称宣课使、税课使。元朝置。太宗二年(1230)在所辖十路内设征收课税所,选择士人任征收课税使为长官,燕京路陈时可,宣德路刘中,西京路周立和,太原路吕振,平阳路杨简,真定路王晋,东平路张瑜,北京
官名。清朝尚虞备用处属官。拜唐阿,满语意为执事官。这里指尚虞备用处之一般侍卫,额设四十人,掌为皇帝巡狩垂钓做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