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承审员

承审员

官名。民国时,兼理司法事务的县政府,设承审员,帮助县长审理诉讼事件。承审员由高等法院委任。民国二十五年县司法处成立,改称承审员为审判官。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凡未设法院的各县,应属初级审判厅或地方审判厅管辖的第一审民事、刑事案件,均由县知事审理。助理审判事务的有承审员,员额至多三人(地方事简的可以不设),由知事选谙熟法律者为之,审判案件,由县知事与承审员共同负责。承审员之下,并得设书记员一至三人及承发吏、检验吏等,均受县知事与承审员的监督。国民党政府时期,在未设地方法院的县亦设承审员以佐助县长掌管审判事务。属于初级管辖案件由承审员独自审判,由其本人负责,属于地方管辖案件,得由县长交由承审员审理,由县长与承审员共同负责。

猜你喜欢

  • 营田副使

    使职名。唐朝有屯田之州,置营田使;节度使兼营田使者,其军一万人以上,置营田副使一人,协掌军屯。

  • 高门生

    十六国前燕官学生之别称。《晋书·慕容皝载记》:“赐其大臣子弟为官学生者号高门生,立东庠于旧宫,以行乡射之礼”,“皝亲临东庠考试学生,,其经通秀异者,擢充近侍。”

  • 实业部专门委员会

    实业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五月七日公布的《实业部专门委员会规则》,掌理全国实业及国民经济状况的调查,实业设计,实业法规与商约草案的研究,以及部长交议事项。设专门委

  • 抚军都尉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中曹操置,三国魏沿置。本属校事官,主刺举,监察百官,权力极大,与诸属官员矛盾也很大。齐王曹芳嘉平(249—254)中罢。官名,汉末曹操置,三国魏沿置,掌刺举,监察百

  • 太医署令

    官名。即太医令。即“太医令”,详见该条。

  • 王谒者

    王国谒者,俸比四百石,掌冠长冠,本员十六人,后减。见《后汉书·百官志》。

  • 县光初功曹

    县纲纪吏名。隋置,见“州迎西曹”。

  • 上资

    见“资(1)”。

  • 降级

    公务员降罚方式之一。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规定,降级指降低公务员的级别(包括降等)。凡公务员考绩总成绩列在六等者,得降级、降等使用。抗日战争时期又规定,公务员考绩总分数不满六十分者,降一级;平时考绩有大过

  • 护羌从事

    官名,汉置,为护羌校尉属官,掌文书。见《后汉书·百官志五·使匈奴中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