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州主薄名目之一。见“州迎主簿”。
官名。南宋史馆置,以侍从官充任,位在修撰下、检讨上,掌修史之事。
外官、地方官。唐人白居易《长庆集二十·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十四韵》诗:“中年俱白鬓,左宦各朱轮。”
官名。南朝梁置。班阶不详。武帝大通三年(529)置安远将军以代之。
魏晋南北朝时期位居四品的各种名号将军的统称。《晋书·桓宣传》:“(张平)、(樊)雅遣军主簿随 (桓) 宣诣丞相府受节度,(元) 帝皆加四品将军,即其所部,使扜御北方。”将军的品位各朝都有变化,两晋位四
官署名。北洋政府于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八月十八日对德宣战时设置京畿警备司令维持京师治安, 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裁撤,改设京畿卫戍总司令。依照同年十一月十九日公布的《京畿卫戍总司令部组织令》
官名。清末责任内阁属官。宣统三年(1911)四月设责任内阁,始置。一人。简任。佐厅长管理本厅事务,厅长有事故时代理其职。
官名 。西晋始置,东晋、南朝、北魏沿置。属廷尉。参议刑狱,分任审判事务,地位低于正、监、平三官。晋、宋七品,梁四班、陈八品;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从五品中,二十三年改七品。北齐改置“大
武官名。清置,为火器营的主官。见“火器营”。
春秋时期后宫女官统称。《左传·昭公二年》:“以备嫔嫱,寡人之望也。”参见“嫔”、“嫱”。泛指宫中女官,也写作“嫱嫔”。《国语·晋语四》:“子圉之辱,备嫔嫱焉。”注:“嫔嫱,妇官也。”《三国志·吴书·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