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提督

提督

官名。① 明朝置,武官。始以内臣、文臣充任,位在总兵官之上,寓以监察之义。永乐 (1403—1424) 中,亲军三大营均设提督内臣。正德 (1506—1521) 中,皇帝自称总督军务,武臣江彬以平虏伯为提督。武臣之有提督始此。中叶后,巡抚多兼提督军务衔,亦间有总兵加提督者。万历 (1573—1620)时专设提督,但不常置。又,南京置有操江提督。②清朝置。为“提督军务总兵官”的简称。又别称“提台”、“军门”。绿营军之最高长官。从一品。分设于内地各省,掌一省之军政,并节制各镇总兵。所属有总兵、副将、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外委等官。虽与直省督抚并称“封疆大吏”,然听总督节制。其不设之省,则由巡抚兼任。沿江、沿海地区,专设水师提督。江南、湖南、浙江等地,则置水陆提督。此外,京城有“提督九门巡捕五营步军统领”。③郑成功设。其军队分为五军,下辖陆军七十二镇、水师 二十镇。每镇有官兵一千二百名,各设提督、统领,掌管一镇之军务。凡有战事,则与统领率队出征。


官名,明代京营设提督。《明史·职官五·京营》:“隆庆初,仍以总督为提督,改协理为阅视,寻并改阅视为提督。四年二月更营制,三营设各提督。”、“三营俱选勋臣提督之。:其职,文臣、武臣、宦官并用。清代多数省设提督,少数省由巡抚兼任。提督统辖绿营本标的官兵,及分防的营汛(驻兵地点大的为营,小的为汛),节制各镇总兵而听总督指挥,从一品,掌军政,为地方最高武职。见《清史稿·职官三》、《历代职官简释·提督》。

猜你喜欢

  • 外骅骝厩令

    官名。南齐置,属门下省。参见“骅骝厩令”。

  • 小膳宰

    官名。春秋战国置。膳宰副佐。掌进献饮食。《仪礼·燕礼》: “羞卿者,小膳宰也”,“凡荐与羞者,小膳宰也。”郑玄注: “膳宰之佐也。”

  • 钱法侍郎

    官名。即督理钱法侍郎。明末於户部置,品秩正三品,与侍郎同。天启五年 (1625) 因钱法混乱,专设户部侍郎一人督理。清亦置。参见“督理钱法侍郎”。

  • 州伯

    官名。春秋战国置。掌州行政的长官。《礼记·内则》: “州史献诸州伯,州伯命藏诸州府。”官名。也称“州长”,掌其州的教治政令等。《礼记·内则》下:“州史献诸州伯,州伯令藏诸州府。”管辖一方或若干部族的诸

  • ① 以下级拟上级。《公羊传·隆公五年》: “讥始僭诸公也。”何休注: “僭,齐也。下仿上之辞”。②以下级犯上级。《谷梁传·隆公五年》: “始僭乐矣。”范宁注: “下犯上谓之僭。”

  • 典礼院总务厅

    官署名。清末典礼院所属机构之一。宣统三年 (1911) 设。掌校阅祭告祝文,缮写祝版、神牌,典守院印,并本院补官考绩、经费、庶务诸事。置厅长一人,并佥事、录事、谋正、典簿等。清末典礼院内部机构。掌理本

  • 剥麻

    官场用语。宋朝,大臣有罪例不诛杀,而是先授以宫观使等闲散职务,然后台谏官再上章弹劾,皇帝依奏降旨,择日宣麻再降之。这种渐次行贬,称为剥麻。官员降罚方式之一。宋制,大臣有罪,先授以宫观使等闲散职位,再由

  • 尚辇典御

    官名。隋初为尚辇局的主官,炀帝时改为奉御。宋复为尚辇局的主官,位在奉御上。见“尚辇局”。

  • 关防衙门

    官署名。参见“掌关防处”。

  • 东宫三师府

    官署名。辽置,属南面官。设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太子少师、少傅、少保。辽东宫官多见于《辽朝杂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