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昆蹏令

昆蹏令

官名,西汉置,属太仆,掌养良马。蹏,“蹄”字的古号。“昆蹏令”即“昆蹄令”。详“昆蹄令”条。

猜你喜欢

  • 黄马褂

    服饰名。清朝官服之一。即用明黄色之绸缎或纱制成的无花纹及彩绣之行褂。当时又称“黄褶”。凡因职任关系,或因“赏穿”,皆得穿用。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侍卫班长、护军统领、健锐营翼领皆为亲臣近侍,可以穿用

  • 监门府

    官署名。隋置,掌宫殿门禁及守卫等事。置将军、郎将、校尉、直长、长史、司马、录事等。见《隋书·百官下·左右监门府》。唐沿隋制,监门府置大将军、将军、中郎将等;龙朔二年改称“左右监门卫”。见《旧唐书·职官

  • 国务院印铸局

    北洋政府时期国务院内部机构之一。依照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七月十六日公布的《印铸局官制》规定,其职掌如下:一、印刷官文书用纸;二、制造勋章、徽章、印信、关防、图记等;三、刊行公报、职员录、法令全书

  • 左右中郎将

    官名,秦置,汉因之,掌左右署郎持戟卫陛下,属光禄勋。《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郎有五官、左、右三将,秩皆比二千石。”《后汉书·百官二·光禄勋》:“左中郎将,比二千石。本注曰:主左署郎。中郎,比六百石

  • 会办

    官名。清末新设官署及办事机构之职官。一般为总办之副职,即会同办理之意。其品秩视机构而异。官名。清代后期,中央及地方均有临时设置的机构,次于督办或总办的主管官称为会办。北洋政府沿置,一般为简任官。次于督

  • 勋卫中郎

    官名 。北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勋卫府置,员十人,秩比宣德郎。选勋臣贤德之后及太中大夫、正任团练使、遥郡观察使以上官之弟亲属充任。五年罢。参见“勋卫府”。武职侍从官名。宋置,见“三卫官”。

  • 同知通政院事

    官名。元置,为通政院的副长官,见“通政院”。

  • 五威四关将军

    官名合称,西汉末年王莽置,五威四关将军指五威前关将军,掌守绕霤之固,南挡荆楚,扬威于前。五威后关将军,掌守上党壶口,北挡燕赵,尉睦于后。五威左关将军,掌守崤函,东挡郑、卫,扬威于左。五威右关将军,掌守

  • 供进笔

    杂任职名。唐于门下省弘文馆置二人,掌供毛笔之事。

  • 营司马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末刘备为左将军时置,以庞羲任之。建安二十四年,马超等上刘备为汉中王,表于汉献帝,在表中庞羲排在军师将军诸葛亮之前。官名,东汉末年刘备置,掌领兵作战。《三国志·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