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殿院

殿院

官署名。唐朝御史台三院之一,为殿中侍御史之所,双日受事; 初入院者知左、右巡,纠察违头,分监京畿诸州兵,为务剧之任; 其年资深者则主东、西推,监太仓、左藏出纳及宫门内事。五代迄宋,御史台沿置,以殿中侍御史居之,掌以仪法纠百官之失,监察朝会礼仪。


官署名。掌管殿建仪卫、京城纠察等事。唐宋御史台所属有三院,“一曰台院,侍御史隶焉;二曰殿院,殿中侍御史隶焉;三曰察院,监察御史隶焉”。见《新唐书·百官三·御史台》。“御史分为三种,各居一部分。侍御史称台院,地位较高,殿中侍御史称殿院,监察御史称察院。”见《历代职官表·历代职官简释》。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掌管殿庭仪卫、京城纠察、京畿各州兵马,检校文物亏损,并监太仓、左藏出纳等事。见《新唐书·百官三·殿中侍御史》,参看“御史台”、“殿中侍御史”条。

猜你喜欢

  • 督学科

    清朝兵部武库清吏司所属办事机构。额设经承一人。

  • 同判都水监事

    官名。宋仁宗嘉祐三年(1058)置,员一人,以朝官以上充任,为都水监副长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官名。宋初置,为都水监的副主官。见“都水监”。

  • 稍法上士、中士

    官名。北周依《周礼》之制,以距王城二百里以外三百里以内之地为稍。置稍法上士,正三命;稍法中士,正二命。各掌其稍的民数及狱讼,属秋官府刑部中大夫。

  • 太和职员令

    北魏孝文帝太和(477—499)间制定的有关职官品阶的令文。分前后两令,皆由孝文帝主持制定。前令于太和十七年颁布,是现存北魏第一个全面、正式规定各种职官品阶的令文,自第一品至从九品共分为十八个品级,每

  • 总理粮储

    官名。明置,此官除总理粮储外,还常兼提督军务,兼巡抚。实为地方军政长官,总理军民之政。见《明史·职官二·都察院》。

  • 防阁将军

    官名。南朝宋置。为诸王的武装侍从,防卫斋阁。《资治通鉴·宋苍梧王元徽三年(475)》:“是岁,防阁将军王季符得罪于(建平王)景素(胡三省注:江左之制,禁卫有直阁将军,王国有防阁将军),单骑亡奔建康,告

  • 左右清道卫

    东宫警卫机构。唐置,见“左右虞候府”。

  • 水衡丞

    官名。西汉置,佐助水衡都尉掌上林苑。员额五人,秩六百石。东汉时与水衡都尉俱废。

  • 三公

    周朝为最高辅政大臣的合称。一说指太师、太傅、太保。《尚书·周官》: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一说指司徒、司马、司空。《尚书大传》: “天子三公,一曰司徒

  • 中宫仆令

    官名。北齐置,长秋寺中宫仆署长官,从九品上。以宦官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