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勘使
官名。西夏置,见“磨勘司”。
官名。西夏置,见“磨勘司”。
相传周制天子诸侯皆有三朝: 外朝一; 内朝二: 燕朝、治朝,为国君听政之所。秦至汉初,中都官本无内外之分,丞相为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汉武帝为强化皇权,以侍中、常侍、给事中等近臣组成内朝,参
官名。十六国汉置。管理入居中原地区的敕勒族事务。《魏书·铁弗刘虎传》: “(刘虎)归附刘聪,聪以虎宗室,拜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灵中郎将。”
官署名。明朝建文二年(1400)改都察院为御史府,改十二道为左、右两院,只设御史二十八人。成祖即位,复旧制。参见“都察院”。
唐宋官员出身之一。指科举出身、门荫出身、流外出身等有资格补为流内官的人。
指在宫禁中掌权的大臣,如尚书令、中书监令等。《三国志·魏书·杜恕传》:“至于公卿及内职大臣,亦当俱以其职考课之也。”
参见“封赠”。
见“右卫”① 。
官名。北齐置,清都郡次官,从五品。
官名。西魏、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右府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宋宗正寺所属,以入内内侍充任,掌洒扫启闭庙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