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符玺郎

符玺郎

官名。汉朝有尚符玺郎 (尚符玺郎中),为符节令属官,掌保管玺印符节,三国魏称符玺郎 (符玺郎中),七品。西晋省。北魏复置,仍隶符节令,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定为从四品中,二十三年改从六品上。北齐沿置,员四人,从六品上。隋初罢,炀帝大业三年 (607)改符玺监为符玺郎,员二人,从六品,为门下省符玺局长官。唐初因之,高宗显庆三年(658) 改名符节郎,中宗神龙元年(705) 复旧,玄宗开元元年(713) 又改符宝郎。元末朱元璋复置,正七品,掌管玺印符牌,吴元年 (1367) 改名尚宝司卿。


官名,又称尚符玺郎、尚符玺郎中,汉置,属少府符节令,掌皇帝符玺。西汉二人,东汉四人。《汉书·霍光传》:“殿中尝有怪,一夜群臣相惊,光召尚符玺郎(取玺),郎不肯授光。光欲夺之,郎按剑曰:臣头可得,玺不可得也。”《后汉书·百官三·少府·符节令》:“尚符玺郎中四人。本注曰:旧二人在中,主玺及虎符、竹符之半者。”其后,历代多置而名称不一。北魏、北齐称符节郎中,北周称主玺下士,隋称符玺郎。唐沿置,武则天恶玺字,改称符宝郎;中宗复称符玺郎。宋沿唐制。见《旧唐书·职官二·门下省·符宝郎》。

猜你喜欢

  • 月卿

    即列卿。《尚书·洪范》有“卿士惟月”,传曰“卿士各有所掌,如月之有别”,后世便本此称列卿为月卿。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诗:“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

  • 考选委员会委员长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考选委员会的长官。见“考选委员会”。

  • 三官

    ①大乐正、大司寇、司市合称。见《礼记·王制》。②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合称。③司马、司徒、司空合称。见《左传·昭公四年》。④指齐国军队中执掌鼓、金、旗以发布号令的三种官。见《管子·兵法》。⑤管理农、商

  • 杂监司

    宋朝提举坑冶铸钱司、提举市舶司等官署统称。宋制于诸路监司之外,对于主管一路特殊事务的官司合称为杂监司,如提举坑冶铸钱司、提举市舶司等属之。

  • 纸官令丞

    官名。梁少府卿所属机构有纸官,为造纸的作坊。置令及丞为正副主官。

  • 金吾右卫指挥使

    武官名。明洪武三十五年(公元1402年)以燕山右护卫改为金吾右卫,掌守卫皇城西面及巡警京城各门。以指挥使为主官, 下辖千户所。

  • 亚大夫

    爵名。春秋时郑国置。相当别国的“中大夫”。《左传·昭公七年》:“朔于敝邑,亚大夫也; 其官,马师也。”

  • 左中候

    官名,为将作少府属官,与丞共掌治宫室。成帝阳朔三年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

  • 群牧司使

    官名。宋置,为群牧司主官,位在制置使下,与制置使共掌内外厩牧之事,周知国马之政,而察其登耗;凡受宣诏、文牒,则以时下于院、监。大事制置使同签署,小事则遣其副使。见《宋史·职官四·群牧司》。

  • 讨虏护军

    官名。西晋置于西北地区,统兵,多由郡太守兼任。武帝咸宁五年(279),马隆以武威太守兼此,统兵伐凉州虏帅树机能。参见“护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