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第三不领人庶长

第三不领人庶长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三不领民庶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七品。

猜你喜欢

  • 大都南北两兵马司指挥使

    官名。简称大都兵马使。设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为大都兵马司长官,正四品,置二员,全称为大都路南北两城兵马都指挥使。下设副指挥使五员,知事一员。

  • 绥远城将军

    官名。为清代八旗驻防将军之一,驻绥远城(在归化城东北五里,今属呼和浩特市)。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裁撤归化城都统,将其所掌土默特二旗之旗务划归绥远城将军。蒙古土默特部分为左右翼两旗,与民人散处

  • 太子庙令

    官名。唐朝宗正寺太子庙长官,置一员,从八品上,掌洒扫开阖之节,四时享祭。官名。唐朝等置,从八品上,掌洒扫开阖之节及祭祀等。其属官有丞、录事等。见《新唐书·百官三·诸太子庙》。

  • 骨都侯

    匈奴官名。分左、右,由异姓贵族充任。通常居单于庭,为单于辅政近臣。汉时匈奴官名,为异姓大臣,分左右,掌领兵、辅政。《后汉书·孝和帝纪》:“南单于安国叛,骨都侯喜斩之。”匈奴的国君称单于,其官属为“左右

  • 贵州道监察御史

    官名。明清都察院所属贵州道之主官。掌道事。明永乐十八年(1420)设三至五人,后增至七人。洪熙元年(1425)南京都察院亦设二人,皆正七品。清顺治元年(1644)沿设。乾隆十四年(1749)定制,设掌

  • 提举兵马

    官名。宋置,多为州郡守臣兼任,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凡诸营之名籍,较其壮怯而赏罚。见《宋史·职官七·经制边防财用司》。

  • 祆正

    官名。唐朝萨宝府内供职官,协掌祆教事务,视流内从七品。参见“萨宝府”。官名。唐置,为萨宝属官,掌祀祆,以火教徒任之。

  • 滏口局丞

    官名。北齐置。参见“滏口局”。

  • 装书直

    杂任职名。唐置于集贤院,员额十四人,掌装钉书籍之事。

  • 左郎将

    官名。唐高祖武德七年 (624) 改车骑将军为郎将,分左、右,左右卫之亲、勋一、勋二、翊一、翊二凡五府及诸卫翊府皆置,为该府中郎将之副职,各一员,正五品上。太子卫率府之亲府、勋府、翊府三府亦置,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