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职方

职方

①《周礼》官名。掌天下地图及四方职责。②官署名。西魏、北周置,隶夏官府,设官职方中大夫,下设小职方中大夫、小职方上士,辖土方中士、山师中士、川师中士、怀方中士、训方中士等。掌管天下图籍、山林川泽之名及四方职贡。隋唐五代置为司,隶兵部,设郎中、员外郎一人及主事等官,掌地图、城隍、镇戍、堡寨、烽堠及征防路途远近诸事。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曾改司域司,咸亨元年(670)复旧。宋朝沿置,亦隶兵部。北宋前期设判职方事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掌受诸州闰年图及图经。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置郎中、员外郎,掌地图及城隍、堡寨烽堠、四方海外归朝内附诸事。后或兼领库部,或由兵部郎官兼。明初置职方部为兵部属部。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清吏司,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后间有增置。以郎中主司事,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简练、征讨之事; 三年一报地图,以听征调之令; 阅视修浚城池,因事增置镇戍将校,设兵屯戍; 巡视操练,请命将出师,悬赏罚、调兵食、纪功过,及关津、缉捕、整顿军伍诸事。南京兵部亦置,掌守卫南京内外城门及皇陵,操练各营及江操官军,维持南京地方治安等。清沿置,设郎中七人,满州五人、汉二人; 员外郎五人,满州二人,蒙古一人,汉二人。下设承发、督漕、关引等科,直隶、两广等甲,分别办理各项事宜。


1、官署名。唐代兵部所属有职方,为兵部的一司。掌地图、城隍、镇戍、烽候等。其官有职方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新唐书·百官一·兵部》:“其属有四;一曰兵部,二曰职方,三曰驾部,四曰库部。”宋沿唐制,其属为三部:职方、驾部、库部。见《宋史·职官三·兵部》。明清兵部皆设职方清吏司,掌舆图、军制、城隍、镇戍等。见《明史·职官一·兵部》、《清史稿·职官一·兵部》。民国初期内务部也置,掌管疆域图籍。

2、官名。周有职方氏,掌地图职贡等。北周承此制。隋初有职方侍郎,炀帝改称职方郎,掌地图等。唐宋有职方郎中、员外郎。明清也设此官,民国初期也置。详见各该条。

猜你喜欢

  • 军人

    (1)西魏大统年间府兵初建时府兵二十四军兵士的名称,亦称军士。(2) 南京临时政府规定,凡军队中的官佐、士兵与各军校中的学生均称“军人”。

  • 铸工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铸工下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 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

    宋朝军职名。太宗时置,隶侍卫司,为骑兵龙卫军、步兵神卫军统兵官,地位略低于殿前司所属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北宋中期以后,多不领本职,成为武将虚衔。

  • 度支十司

    清朝末年设度支部,下设十司:一、田赋司,掌土田财赋,稽覈八旗内府庄田地亩;二、漕仓司,掌漕运覈销,仓谷委积,各省兵米谷数,合其籍帐以闻;三、税课司,掌商货统税,校比海关、常关赢绌;四、筦榷司,掌盐法杂

  • 矿业警察所

    官署名。中国矿业警察创建于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初时称矿厂警察,旋改称矿业警察。依照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四月九日北洋政府公布的《矿业警察条例》规定,设置矿业警察的目的是维护矿区秩序及安全,

  • 地官司徒

    官名,周置,为六卿之一,掌国家教育。《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序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是为六卿,各有徒属职分,用于百事。”注:“师古曰:冢宰掌邦治,司徒掌邦教

  • 督亢部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司农寺典农署。

  • 稽察宗室御史处

    官署名。又名“稽察宗人府衙门”。清朝都察院所属机构。掌稽察宗人府事务,每月两次注销宗人府银库钱粮册籍。雍正五年(1727)设,铸有稽查宗人府御史铜印。由十五道之宗室御史二人兼管,一人掌印,一人协理,另

  • 国子监典籍厅

    明清时国子监的内部机构。明制设典籍一人为主官,从九品,管理本监书籍。清制设立汉典籍一人,掌保管书籍版片及“表章经学之宝”与乾隆御笔册。

  • 提辖修仓所

    官署名。北宋置,属司农寺,掌修缮仓屋事。哲宗绍圣元年 (1094) 废,以其事归将作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