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著作郎

著作郎

官名。①三国魏明帝太和(227—233)中置,为著作局长官,员一人,六品,隶中书省。西晋惠帝元康二年(292),改隶秘书寺,一说改隶时间在元康元年。后著作别自置省,仍以为长官,隶秘书省,六品。亦称大著作郎、大著作、著作、正郎等,掌国史及起居注的修撰。其下设佐著作郎(后改称著作佐郎),“佐郎职知博采,正郎资以草传。”(《史通 ·史官建置》)有时亦兼管秘书省所藏典籍。在西晋、南北朝时为清要之官,出任者多为有名望的文学之士,亦有以司空、侍中、尚书等官领、典者。南朝宋时曾作为宗室的起家之官。六品。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六班。陈六品,秩六百石。北魏中期於秘书省置著作局,设员二人,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上,二十三年改为从五品上。北齐著作省亦置二员,从五品上。北周春官府设有著作上士,职掌同此。隋朝为著作曹长官,员二人,隶秘书省。初为从五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升为正五品,后复降为从五品。唐高祖武德四年(621),改著作曹为著作局,仍为长官,员二人,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称司文郎中,咸亨元年(670)复旧。掌修撰碑志、祝文、祭文、与著作佐郎分判局事,不再掌国史修撰之事。北宋前期为寄禄官,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后,以奉议郎代之为新寄禄官,而以此职置于秘书省,为日历所长官,员一人,从七品。掌修日历,以宰执时政记、左右史起居注所书会集修撰,并撰祭祀祝辞。元丰八年,诏吏部郎中曾肇、礼部郎中林希兼著作,以职事官兼职自此始。南宋因之。辽朝仍置为著作局长官。金熙宗皇统六年(1146),设于著作局,员二人,从六品。掌编修日历,以学士院兼领之。后隶秘书监,减为员一人。元朝属秘书监,员二人,从六品。参见“著作局”。②东宫官属。明朝建文(1399—1402)中,在詹事府下设资德院,置为资德院属官,二员。成祖即位后罢。


官名。魏明帝太和中始置,属中书省,掌编写国史;其属有佐著作郎等。晋改属秘书省,后省并中书省。再后别置著作省(属秘书省),著作郎改称大著作,仍专掌编写国史。其后,宋、齐与晋同。北魏、北齐、隋皆置著作郎。唐代秘书省所属的著作局也置著作郎,掌撰写碑志、祝文、祭文等。而编写国史的任务已由史馆承担。宋代著作郎掌编修日历。元代秘书监也置著作郎,协助长官掌历代图籍及阴阳禁书。见《通典·职官八·秘书监·著作郎》、《新唐书·百官三·秘书省·著作局》、《宋史·职官四·秘书省》、《元史·百官六·秘书监》。

猜你喜欢

  • 虎贲军书令史

    官名。北魏置。为虎贲军下级官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从八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 女军师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金陵杂记》说:“洪逆住处女贼中先曾有左辅正军师、右弼又正军师、前导副军师、后护又副军师名目,去秋洪逆又出伪榜,改为宫禁城内女教师等名目。”可见天王府内女军师的职名虽与军师相同,但

  • 宣徽南院使

    官名。唐朝后期宣徽南院置,一人,武宗会昌七年(847)宦官刘遵礼曾由北院使改任南院使。五代迄宋,改用士人,或以检校为之,或领节度及两使留后,阙,则枢密副使一人兼领,亦有兼枢密副使、签书枢密院者,其资望

  • 先锋马军都指挥使

    武官名。五代后唐置,掌马军的先锋部队。见《资治通鉴·后唐纪四》“明宗天成二年”条。

  • 宣和殿学士

    官名。北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置,以两制充任,掌出入侍从以备顾问,属侍从贴职。宣和元年(1119),改保和殿学士。官名。见“宣和殿大学士”。

  • 经历司

    官署名。明清中央及地方官署之办事机构。掌理往来文移之事。其中央官署宗人府、都察院、通政司等设有,各设经历一人办理司务。地方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府设有。亦各设经历一人办理司务。间有掌理衙署之内部事务者。

  • 审理正

    官名。明朝置于诸王府审理所,一人,正六品,掌王府中推按刑狱之事。

  • 寄班祗候

    宫内给使名。宋置于内侍省,以内侍亲属充任,以十年为限。辽三班院中亦置,其地位在都知之下。

  • 丹书

    ① “丹书铁券”省称。《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申以丹书之信,重以白马之盟。”详“丹书铁契”。② 帝王诏书别称。亦称丹诏。③ 春秋时文书的一种。以丹书罪或籍,故称。《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斐豹隶

  • 监都水掾

    官名,也省称都水掾,西汉属卿,东汉改属郡国,掌水利河渠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