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满语。又作“”。意为“头目”、“首领”。常用作官名。

猜你喜欢

  • 太子太帅

    即“太子太师”。西晋因避司马师讳改。

  • 唐努乌梁海参赞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乌里雅苏台参赞”。

  • 阐教

    历见“左阐教”。“右阐教”

  • 骑部曲督

    官名。西晋置。《晋书·朱伺传》: “(朱伺)转骑部曲督,加绥夷都尉。”参见“部曲督”。

  • 外所千总

    官名。清朝“云骑尉”之汉名原称,详“云骑尉”。

  • 温犊须

    匈奴王号名,位在骨都侯上,掌兵众,有部土。参看“温吾”条。

  • 上林丞

    官名。西汉员八人,协助上林令管理上林苑。东汉以来改置上林苑丞。南朝梁复旧名,员一人,流外三品蕴位。唐朝员四人,从八品下,为司农寺上林署次官。宋朝省,金朝复置,世宗大定七年(1167)增为二员,从七品。

  • 府官

    汉朝郡太守及其属官称府官。《汉书·贡禹传》:“复举贤良为河南令。岁余,以职事为府官所责,免冠谢。”

  • 梓人

    官名。《周礼》冬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①掌以木材制作乐器架构。《周礼·冬官·考工记》:“梓人为简虚。”《仪礼·大射》: “工人,士与梓人,升自北阶两楹之间, 䟽数容弓, 若丹若墨, 度尺

  • 户部司计官

    官名。元置,员额四人,掌户部会计核算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