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都维那

都维那

① 官名。北魏置,佐沙门统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北齐昭玄寺设三人,佐大统、统管理全国佛教事务。位在各寺寺主之上。北魏时僧令即自嵩高闲居寺主迁都维那,再迁沙门大统。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二八八《魏故昭玄沙门大统僧令法师墓志铭》。② 僧官名。佛教寺院中管理僧务的知事僧,各寺皆置,与上坐、寺主合称寺院三纲。位在上坐、寺主之下。见《旧唐书·职官二》。


官名。见“昭玄寺”。

猜你喜欢

  • 虎视将军

    官名。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 (525)置,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二班。陈沿置,拟七品,比秩六百石。唐朝人所修史书,因避讳改称武视将军。

  • 司染署令

    官名。即司染令。

  • 司长

    官名。清末新设陆军部、海军部等所属各司之长官。主管各司事。官名。民国以来,中央行政各部,皆分司办公,一司的长官称司长。

  • 侍右员外郎

    官名。宋朝吏部侍郎右选置,参掌本选之事。参见“侍郎右选”。

  • 官首

    爵名。汉武帝所置武功爵第五级。时以军国用不足,故置武功爵,令民得以钱谷买之。凡买至官首者试补吏,优先除用。1、官署长官。《尚书·酒诰》:“百僚庶尹。”疏曰:“士亦有官首。”2、爵名,为汉武帝所制武功爵

  • 参谋部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见“参谋本部”。

  • 前行员外郎

    唐宋吏部、兵部员外郎通称。北宋前期,叙迁转前行郎中

  • 宝黔局

    官署名。清朝贵州之铸钱局。康熙六年(1667)置局。雍正九年 (1731) 改今名。设监铸官一人,以贵阳府知府、贵筑县知县或通判,县丞选充。掌理本省之鼓铸事宜。

  • 郡主额驸

    见“额驸”。

  • 东西作坊副使

    官名。北宋神宗熙宁三年 (1070),以南北作坊副使改置,为武臣迁转之阶。元丰 (1078—1085) 改制,定为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 (1112),改武阶官名,换为武显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