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伊犁交涉

伊犁交涉

沙俄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和《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中国西部大片领土后,又乘阿古柏入侵新疆之机,于清同治十年(1871)五月初出兵侵占中国伊犁地区。清政府向沙俄索还,沙俄许诺俟中国克复乌鲁木齐等城后即予交还。及至光绪三年(1877)左宗棠平定阿古柏,沙俄却拒不交还伊犁。四年,清政府派崇厚赴俄谈判,在沙俄诱胁下,于次年八月擅订《里瓦几亚条约》,认可沙俄的多项侵略要求。国内舆论大哗,清政府拒绝批准该约,将崇厚革职下狱。六年六月,改派曾纪泽使俄交涉,据理力争,于次年正月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较崇厚所订条约争回部分权益,中国收复伊犁九城,但伊犁西境霍尔果斯河以西大片领土仍为沙俄割占。

猜你喜欢

  • 性无善恶论

    战国时告子的学说。《孟子·告子上》:“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认为性与生俱来,是人的饮食男女等生理欲望,无善恶之分,而与孟子“性善”论不

  • 古代历法中一种较长的时间单位。汉初古六历以十九年为章,章有七闰,四章为蔀。经一蔀之后,冬至、朔旦再次相会于某一天夜半,这一天称新蔀的“蔀首”。蔀的概念古代使用不多,如见于北魏张龙祥、李业兴等所编《正光

  • 中俄议结塔城焚俄贸易圈案议定条款

    又称《中俄塔尔巴哈台议定贴补条约》。清咸丰八年(1858)参赞大臣明谊与俄国代表阿赓特签订于塔城。共九条。主要内容为:中国赔偿被焚贸易圈内房屋;被焚俄货折合白银十三万五千六百余两,以武彝茶五千五百箱贴

  • 乜明

    即“也密力台吉”。

  • 湘山

    在湖南岳阳县西南洞庭湖中。又名君山或洞庭山。方六十里,状如十二螺髻。相传尧女、舜妻死于此,俗称湘君,因以为名。《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八年(前219),“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

  • 五花马

    见“三花马”。

  • 求是堂艺局

    即“福建船政学堂”。

  • 纳力不剌台吉

    1490—?蒙文史籍作阿勒楚博罗特、额勒博古拉。明代蒙古达延汗之子。内五鄂拓克喀尔喀领主。

  • 何充

    292—346晋庐江灊县(今安徽霍山东北)人,字次道。王导妻甥,明帝后之妹夫。初辟大将军王敦主簿,以言敦兄含贪污狼籍,而忤敦左迁。敦败,因与导善,屡历显官。成帝时,任给事黄门侍郎。苏峻之乱,从导东奔。

  • 辽西

    ①泛指辽河以西地区。②即“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