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使监
官署名。明洪武初改内史监置,掌皇帝饮食起居事务。以令、丞为长贰,下设奉御、尚宝、尚冠、尚衣、尚佩、尚药、纪事、执膳、司脯、司香、太庙司香、涓洁等。
官署名。明洪武初改内史监置,掌皇帝饮食起居事务。以令、丞为长贰,下设奉御、尚宝、尚冠、尚衣、尚佩、尚药、纪事、执膳、司脯、司香、太庙司香、涓洁等。
唐杂税。建中三年(782),德宗纳赵赞之议,于诸道津要都会设吏,阅商人财货,每贯税二十文,称税商钱。会昌四年(844),王协请向商人征税,武宗准奏。每州遣一军将主之,名为税商,实按民户家资什器摊派,皆
书名。清谭嗣同撰。六册。有文集三卷,诗集一卷,仁学二卷,笔识二卷,附续编一卷,补录文章二十五篇。另载梁启超撰《谭嗣同传》一篇,陈乃乾辑《谭嗣同年谱》一篇。有1925年文明书局铅印本。
宋代知枢密院事的简称。
明乡兵之一种。指商人、灶户、盐丁组成的武装。不隶军籍。嘉靖中,松江盐徒驱逐倭寇,颇有战斗力。
官名。南朝梁天监六年(507)置,专授在京师任职官员,与中军、中卫、中抚将军合称四中将军,地位显要。或分置左、右。天监七年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第二十三班。如加“大”,称中权大将军,则进一阶。陈沿置,拟
“形神相即”的对立命题。南朝齐梁之际曹思文《难神灭论》:“形非即神也,神非即形也,是合而为用者也。而合非即矣。生则合而为用,死者形留而神逝也。”意谓形神互相游离,人死而神(灵魂)不灭。
突厥、蒙古习俗,敬酒时呼“月脱”(又作斡脱、斡脱克,意为请用),谓之喝盏。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掌钟鼓演奏。
见“巡捕”。
①宋代签书判官厅公事之简称。②宋代诸路州、军职官聚议公事之所。徽宗宣和三年(1121),以都厅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