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行台

大行台

①官署名。北魏置,为尚书省在各主要地区的派出机构,代行尚书省职权,依所辖区域名称称关西大行台、东北道大行台、三徐州大行台等,管理辖区内的军政事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设大行台尚书令为长官,大行台尚书仆射为副贰,又置大行台尚书、大行台郎中等分曹理事。南朝梁、东魏、西魏、北齐沿置,北魏末期的关陇起义军领袖万俟丑奴亦置。唐高祖武德初,设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置令一员,仆射一员,左、右丞各一员;都事一员;兵部、民部、工部尚书各一员;司勋、考功、兵部、驾部、礼部、膳部、度支、仓部、刑部、都官、工部、屯田郎中各一员;食货监、农圃监、武器监、百工监各一员,主事及丞若干人。武德八年(625)省。②官名。北魏、南朝梁、东魏、西魏、北齐时多作为大行台长官的省称。

猜你喜欢

  • 石星

    1538—1599明山东东明人,字拱辰,号东泉。嘉靖进士。擢吏科给事中。隆庆时忤内官,杖黜为民。万历初复职,万历十九年(1591)官至兵部尚书。日本侵略朝鲜,朝鲜求救,明军赴援。他力主沈惟敬封贡之议,

  • 神乐署署正

    官名。清代乐部神乐署主官。乾隆十九年(1754)改神乐所提点设,一人,汉员,正六品。宣统三年(1911)改隶典礼院。

  • 长沙县

    隋开皇九年(589)以临湘县改名。治今湖南长沙市。1933年分城区置长沙市。 1944年县东迁㮾犁市,建国初又迁回。隋、唐曾先后为潭州、长沙郡治。宋元与善化县同为潭州、潭州路、天临路治,

  • 陈政

    616—677唐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字一民,号素轩。授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高宗时,为岭南行军总管。总章二年(669),率府兵三千六百将士进驻漳州地区,不断遭到当地畲人反抗。死后子袭职。

  • 踰冬减死

    刑法用语。宽减罪犯死刑的一种规定。汉制,处决死刑罪犯定在冬天。如踰冬至次年春天,则得减免死罪,改服徒刑。《汉书·楚元王传》:“上亦奇其材,得踰冬减死论。”颜师古注引服虔曰:“踰冬,至春行宽大而减死罪。

  • 班禅六世·贝丹意希

    1738—1780清后藏香扎西则(今西藏南木林境)人。藏族。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清乾隆六年(1741),被迎入扎什伦布寺坐床。三十年,受清朝颁赐金册。四十五年为庆贺乾隆帝七十寿辰,至热河(今河

  • 瑞麟

    ?—1874清满洲正蓝旗人,叶赫那拉氏,字澄泉。由文生充太常寺读祝官,累迁至护军统领。咸丰三年(1853)入值军机后,随僧格林沁镇压太平天国北伐军,又在杨村、天津等地筹划防务,抵御英法联军。九年由户部

  • 厘务官

    官名统称。宋代派驻各地专管财务者,如诸路提举茶盐、茶马、坑冶、市舶司等官及诸州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冶铸监当官等统称厘务官。

  • 张惠言

    1761—1802清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字皋文。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曾充实录馆纂修官。好《周易》、《仪礼》。《易》宗虞翻,认为惟虞翻传西汉今文孟氏《易》学,后儒罕能通之,乃著《周易虞氏义》、《周

  • 守冻

    明代漕运用语。漕船通过各地皆有定期,凡延误航期,因运河封冻而不能通行,守候河开解冻者,依法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