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节尉
官名。隋炀帝置,为正六品武散官。唐改为昭武校尉。
官名。隋炀帝置,为正六品武散官。唐改为昭武校尉。
爵名。(1)一说即中大夫。春秋战国时设。《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于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管子·揆度》:“令诸侯之子将委质者,皆以双虎之皮,卿
1667—1721清汉军镶黄旗人,字文秉,号怡园。施琅第六子。康熙二十二年(1683)随父进至台湾。后授参将。三十五年参与讨伐噶尔丹之役,累迁至定海总兵。四十七年擢广东提督,五十一年调福建水师提督。六
年号。(1)西汉武帝年号(前110—前105)。凡六年。(2)南诏大蒙国异牟寻年号(?—808)。
书名。北宋陆佃撰。原二十卷。久佚,清人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收录诗、议、表、书信、杂著等。其中《经解》、《策问》等反映其哲学思想及政治主张。认为应时而变是“天道”的要求,指出为政之要在于“任贤立本
官署名。清末大理院、京师高等审判厅、京师地方审判厅,以及地方审判厅所属机构。负责关押未决人犯。置所长、所官掌其事。
即豪帅。晋及十六国时东北鲜卑等少数民族多称其部落酋帅为大。
1533—1606明徽州新安(今安徽歙县)人,字汝思,号宾渠。青年时好读书,尤爱算学。成年后边经商,边攻算学。万历二十年(1592)杂采诸家之成,以古九章为目,附以五百九十五道难题,用珠算解题,并用珠
627—683唐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字礼仁。初为左千牛。麟德中,迁灵州司马。曾奏请徙境内浑、斛萨部落于黄河北,使戎夏共利。累迁兰州刺史,收降党项余众。入为尚书左丞。调露二年(680),以黄门侍郎同
①指儒家的学说。《史记·五宗世家》:“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好儒学,被服造次必于儒者。”②元、明、清在地方府、州、县所设立的官办学校,称儒学。
明代盐场之一。分布今云南中部。包括黑盐井、白盐井、安宁盐井、五井四盐课提举司所辖四盐井及十二盐课司。洪武时,岁办灶课一万七千八百余大引。其盐行销云南境内。岁入太仓盐课银三万五千余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