暾欲谷鄂尔浑突厥文碑
古突厥文碑铭。暾欲谷撰。碑约立于唐开元五年(717)至七年。通篇用第一人称,自叙为突厥“献红血、流黑汗”事迹,风格猷古劲峭,为突厥古文典范。
古突厥文碑铭。暾欲谷撰。碑约立于唐开元五年(717)至七年。通篇用第一人称,自叙为突厥“献红血、流黑汗”事迹,风格猷古劲峭,为突厥古文典范。
见“泼寒胡戏”。
地名。亦称巩华台。即今北京市昌平县东南沙河镇。本名沙河店,明永乐中建行宫于此,正统时为水所圮。嘉靖十七年(1538),以地处南北要冲,又为北防要地,重建行宫。十九年筑城,置军戍守。清代设北路捕盗同知及
?—1888清满洲镶黄旗人。咸丰进士。曾任詹事府詹事、内阁学士。同治十三年(1874)起,历任刑部左侍郎、泰宁镇总兵、察哈尔都统等职。光绪十二年(1886),擢理藩院尚书。
藏传佛教噶举派塔布噶举系四大支系之一。南宋淳熙二年(1175),塔布拉杰弟子向蔡巴(1123—1194)在封建领主噶氏家族资助下,于拉萨东郊蔡公堂地方建蔡巴寺,创立此派,此派即由寺得名。蒙古至元五年(
明初俗语。指军士赴卫所时,宗族为其所治之衣费。
1407—1472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初名理,字元玉。宣德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正统时任侍讲,因*土木之变后建议南迁,获恶声,遂改名。景泰三年(1452)以左佥都御史主治黄河,开渠筑闸。因功
约1490—1549明大名开州(今河南濮阳)人,字信臣,号洪洋。正德进士。历任刑科都给事中。嘉靖十八年(1539),以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二十七年论战鞑靼功,任兵部尚书。次年免官,卒于家。
古西域国名。在今新疆巴里坤湖附近。汉初为匈奴右部地。宣帝神爵二年(前60),汉破姑师,匈奴日逐王降汉,始从蒲类国分出,属西域都护。其后史籍无载。
隋大业三年(607)改晋州置。治临汾县(今山西临汾市)。辖境相当今山西临汾、洪洞、霍州、汾西、浮山、安泽等市、县地。义宁二年(618)改为平阳郡。唐武德元年(618)复为晋州。
见“祖国文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