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郡
郡名。南朝宋初改*梁国为郡,并移治下邑县(今安徽砀山县)。北魏复治睢阳县。属南兖州。北周末属毫州。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宋州为梁郡。
郡名。南朝宋初改*梁国为郡,并移治下邑县(今安徽砀山县)。北魏复治睢阳县。属南兖州。北周末属毫州。隋开皇初废。大业时又曾改宋州为梁郡。
宋代学校对学生品德和学业的一种要求。行即道德行为,艺即经术学问。太学斋长、斋谕每月登记学生行艺,每季末选优秀者报学谕加以考试。外舍生、内舍生升舍和上舍生出官,除成绩合格外,还要参考平日行艺作决定。
①即“牌子头”。②即牌长,又称十家长。清代保甲十户之长。③清代搬运脚夫之把头。包揽搬运、装卸。对官府有应承各种差役和缴纳捐税的义务。海运、漕运码头之官私运输所需脚夫,一般通过牌头转雇。
唐天宝、至德时改宋州为睢阳郡。郡城当汴渠冲要,至德二载(757)安庆绪遣将攻城,张巡、许远死守十月,江淮赖以保全。参见“宋州”。
即“弘吉刺”。
即“耶律阿海”。
官名。牧官之长。主管禽兽畜养。相传夏代置。西周亦置。《左传·哀公元年》:“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杜预注:“牧官之长。”《列子·黄帝篇》:“周宣王之牧正有役人梁鸯者,能养野
隋开皇七年(587)置。治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东北十二连城。先为胜州治,后为榆林郡治,五代初废弃。
1133—1202金胡里改路(治今黑龙江依兰)人,本名阿不沙。世袭猛安。世宗大定元年(1161),以拥戴功迁昭武大将军。从纥石烈志宁镇压移刺窝斡及其余部,迁镇国上将军,知颖顺军事。二年,与孛术鲁定方等
官名。东汉建安中曹操置。为丞相府重要僚属,员一人,参议军国大事。三国吴亦置,掌军务,不属丞相府。
又称干堂。宋官员注授差遣的方式之一。京、朝官若不经吏部注授差遣,而直接赴政事堂由宰相注授,则称“参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