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旧续闻
全名《西塘集耆旧续闻》。书名。南宋陈鹄撰。十卷。鹄号西塘,南阳(今属河南)人。书中记有陆游、辛弃疾等两宋名人遗事,也有对诗文的评论。此书为鹄采录诸家文集、家传而成,故一本题作“陈鹄录正”。但多不注出处,且沿用旧文有未及整理处,《四库提要》疑为旧有此书,鹄仅写校而已。
全名《西塘集耆旧续闻》。书名。南宋陈鹄撰。十卷。鹄号西塘,南阳(今属河南)人。书中记有陆游、辛弃疾等两宋名人遗事,也有对诗文的评论。此书为鹄采录诸家文集、家传而成,故一本题作“陈鹄录正”。但多不注出处,且沿用旧文有未及整理处,《四库提要》疑为旧有此书,鹄仅写校而已。
即“脱口”。
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沂州直隶州为沂州府。治兰山县(今临沂市)。辖境相当今山东临沂地区。清末义和团兴起前后,府民曾不断掀起反对洋教的斗争。1913年废。
战国中山邑。在今河北高邑县西南。《史记·赵世家》:敬侯十年(前377),“与中山战于房子”。后又迭属魏、赵。同书:赵惠文王二十四年(前275),“廉颇将,攻魏房子,拔之,因城而还”。《古本竹书纪年》作
?—前300亦称公叔伯婴,太子婴。战国时韩国人。襄王太子。初与公子几瑟争为太子,得立。韩襄王十年(前302)与秦昭王会临晋(今陕西大荔东),后二年,死。
书名。清“有心时事人”辑。三册。凡《圣朝圣事》、《中法传略》、《中安法和战曲直记》三篇。辑录中法战争期间谕旨、和约、照会、奏疏等。其末篇录光绪十年(1884)四月至八月军报,内载中外报纸新闻。采摘详审
官名。北周大象元年(579)置。东京(今河南洛阳)秋官府司宪司长官,正五命。职掌与司宪中大夫略同。隋开皇元年(581)罢。
见“安车骨靺鞨”。
地名。清雍正三年(1725),废龙州,析其地为上龙司、下龙司。七年,废下龙司,置龙州厅,移太平府通判驻辖。乾隆五十六年(1791),改同知,仍隶太平府。即今龙州县,在广西西南境,左江横贯。
地区名。指大漠以南的蒙古地区。清代文献中有时专指内札萨克六盟二十四部四十九旗,附以归化城土默特,有时兼指察哈尔诸部及西套蒙古,通行于清末以前。内札萨克六盟:科尔沁、郭尔罗斯、杜尔伯特、札赉特四部十旗,
清末由英美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上海设立的出版机构。光绪十三年(1887)由三年前设立的“同文书会”改组而成。二十年改名广学会。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第一任董事长,韦廉臣、李提摩太等先后任总干事。主要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