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汉官
西夏官制。景宗元昊称帝前立官制,设文武班,其制多与宋同。自中书、枢密、宰相、御史大夫、侍中、太尉以下命蕃汉人分任,另有专授蕃人(党项)的官职,以蕃语称呼。军队系统各监军司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以党项贵族担任,其余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等,许蕃、汉并任。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置尚书令,改宋二十四司为十六司。毅宗谅祚奲都六年(1062),汉官增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
西夏官制。景宗元昊称帝前立官制,设文武班,其制多与宋同。自中书、枢密、宰相、御史大夫、侍中、太尉以下命蕃汉人分任,另有专授蕃人(党项)的官职,以蕃语称呼。军队系统各监军司都统军、副统军、监军使以党项贵族担任,其余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等,许蕃、汉并任。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置尚书令,改宋二十四司为十六司。毅宗谅祚奲都六年(1062),汉官增设各部尚书侍郎、南北宣徽使及中书学士等。
周代称诸侯的伯长。《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尹氏及王子虎、内史叔兴父策命晋侯为侯伯。”
?—550南朝梁宗室。字重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二子。中大通三年(531),封河东王。侯景之乱,以湘州刺史率军入援。台城(今江苏南京)陷,还湘。太清三年(549)新任雍州刺史张缵密报湘东王荆州刺史萧绎,言
1202—1275金永清(今属河北)人,字润甫。以排行第三,习称“三哥”。元太祖八年(1213),随父秉直降蒙古。二十年,兄天倪驻真定(今河北正定),为武仙所杀,遂袭兄职为都元帅,与兄天安合兵败武仙。
唐代宰相名号,指以三省长官之外官员行宰相事。高宗以后渐少,玄宗后不复用此号。
书名。清赵雨村(署刀口余生)著。稿本。记咸丰十一年(1861)夏至同治元年(1862)春,作者在安徽太平军中见闻,涉及太平军纪律、知识分子政策以及英王陈玉成的一些情况。收入《太平天国资料》。
明投掷火器。类似近代手榴弹。状如短粗棒槌形,连柄长八寸,圆围三寸,以白杨木为之,中空以装火药,药线从柄端引出。其外围钉三道锋利倒钩钉,外露一寸,投打敌船,以钉于船上,不能脱,火发可以烧船,较之易碎之火
官名。即宗正卿,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宗正卿。
唐高宗李治年号(666—668)。凡三年。
文书名称。自晋迄南北朝,为臣工向皇帝启奏的文书之一,唐宋至明,为臣僚向皇太子言事的文书。清初,大臣向摄政王多尔衮言事用启本,至顺治三年(1646)四月废止。平三藩时,各省地方督抚及文武官员上书领兵各王
干(榦);232—311晋宗室。字子良。司马懿子。魏封定陶伯。入晋,进平原王。咸宁初,遣诸王之国,因有疾且清虚静退,遂留。太康末,拜光禄大夫,加侍中。八王之乱起赵王伦辅政,以为卫将军。齐王冏起兵平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