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三坊一照壁

三坊一照壁

白族民居的一种形式。其特点是由“三坊”房屋及一座照壁围成封闭型院落。每坊屋皆为三开间两层,其位置及使用有主房、厢房之别。开间进深在大理一带几乎相等,在剑川一带厢房稍小。三坊的底层为居室,楼层储存杂物。主房二楼供有祖宗牌位。坊与坊间各有一漏角天井,厨房位于其内。大门位置一般在住宅东北角。住宅以门楼和照壁最具特色,此外还有“马头墙”、“麻雀台”等建筑小品,皆饰以泥塑、木雕、石刻。内院游廊檐口和正房的格子门也有木雕装饰。富裕者门窗梁柱均上彩漆。墙壁以白色为底色,描绘墨色为主,青兰为辅的彩画和图案。院内照壁前建有花池,裁种花木,周围摆放各种盆景。滇西纳西等族亦有类似建筑。

猜你喜欢

  • 清开国方略

    书名。编年体史书。原名《皇清开国方略》或《开国方略》。乾隆三十八年(1773)阿桂(1717—1797,满洲正白旗人)等奉敕撰。五十一年成书。32卷。记述清朝入关以前开国史实。“发祥世纪”不入卷,列卷

  • 撒答

    亦作“撒达”,女真语音译,《金史·国语解》谓“老人”之意。金初女真人有以此命名者。如阿注阿之次甥即名撒达。

  • 巴懒尼雅玛

    见“巴拉人”(410页)。

  • 光风草

    即“苜蓿”(1332页)。

  • 木里安抚司

    明、清四川藏族土司名。清雍正七年(1729),六藏图都喇嘛归清,清廷准其承袭明时木里安抚使职,颁给印信、号纸,后隶盐源县(治今四川盐源县东北卫城)会盐营。住牧木里(今木里藏族自治县)。嘉庆至道光间(1

  • 谢捆

    土族语称“却克·保力嘎”,意为“取毕捆子”。旧时青海互助地区土族农业生产习俗。秋天,将田间的麦豆等捆子运到场上垒起后而举行的庆丰收活动。届时,家家杀猪宰羊犒劳农田劳作者,吃肉、喝酒、唱酒曲等尽情欢娱一

  • 光寿

    前燕烈祖景昭帝慕容俊年号。357—360年,凡4年。

  • 歃失娄

    即“相夫”(1573页)。

  • 清佳努

    ?—1584明代海西叶赫部首领。又作清佳砮,逞加奴。女真族(一说为女真化的蒙古人)。纳喇氏(原土默特氏)。塔里木卫叶赫始祖胜根打喇汉六世孙,都督佥事※祝孔革孙,台出长子(一说为台出弟台坦柱次子)。明宣

  • 山花碑

    著名白文石碑。全称《词记山花·咏苍洱境》。因以白族“七七七五”式“山花体”写成,故名。立于明代景泰元年(1450),原镶嵌于云南大理喜洲圣源寺观音殿壁柱间,现存大理文化馆。质系大理石,碑高1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