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不空

不空

705—774

唐代佛教译经师。全称不空金刚,又称不空三藏。梵名阿目佉跋折罗。原籍北印度(一说狮子国)。婆罗门种姓。幼年随父移居中国。15岁出家,从金刚智学梵本悉昙章及声明论。精通梵语、巴利语,善解一切有部经论。20岁受具足戒,补充金刚智译经,深得密教奥旨。开元二十九年(741,一说天宝二年,743)冬,奉师遗命(一说奉诏)立志往天竺取秘密经典梵本,登昆仑舶渡海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受其王尸罗迷迦(741—781)礼遇,每日以黄金斛盛香水沐浴。并从普贤阿阇梨学习密法3年。后又周游印度,于天宝五年(746)返回长安。带回狮子国王尸罗迷伽的国书及《十八会金刚顶经》和秘密经典梵本1200卷。奉敕住鸿胪寺(一说大兴善寺)。还于宫内设坛,亲为玄宗行灌顶法。代宗(762—779)时,曾受命进宫讲经,授为特进鸿胪卿,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赐食邑3千户。与善无畏、金刚智并称“开元三大士”。死后赠司空,谥“大辩正广智不空三藏和上”。其所译经有《金刚顶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大教王经》(《金刚顶经》)、《金刚顶五秘密修行念诵仪轨》、《发菩提心论》等百十部,143卷(一说77部,120卷)。受法弟子数以万计。其中尤以含光、惠超(新罗人)、惠果、惠朗、元皎和觉超6人最著名。

猜你喜欢

  • 谭绍光

    ?—1863太平天国将领。亦作谭绍洸。广西象州县大樟山婆村人。壮族。咸丰元年(1851)正月,金田起义爆发,投奔太平军,悍勇善战,有胆有识,深受忠王李秀成器重。十年(1860),天京(今南京)受清江南

  • 亡辽录

    书名。史愿撰。愿初仕辽,降宋后撰此书,详载亡辽史事。原书久佚,卷数不详。《三朝北盟会编》中多处大段引用此书,从中可窥见此书内容之一斑。

  • 西蕃喇嘛

    清代青、甘、康地区喇嘛僧人的概称。清朝为实行分治,对凡在青海、甘肃、西康地区的佛教僧人概称之为“西蕃喇嘛”,以与其他地区僧人相区别。甘、青、康地区佛教事务由清理藩院和驻西宁办事大臣管理。

  • 万汗

    见“王台”(200页)。

  • 瓜足夏足

    彝语音译。意为抽子抽女。实际上往往被拉走第二女。旧时四川凉山雷波彝族奴隶社会中,等级地位低于※曲诺(此地称为曲伙或吉伙),高于※阿图阿加的一部分安家奴隶,规定每年为主子服劳役(少量),第二女或其他一个

  • 总茶

    东乡族婚俗。订婚时,男方不但要给女方送彩礼,还要给女方的亲家伍(同一祖父的后代)送礼。如果女方亲家伍叔伯过多,就要以总茶代替,即男方用一份彩礼送给女方亲家伍中的某一户,以表示给每个亲家伍成员都送了礼,

  • 马希

    清朝武官。蒙古正白旗人。原喀喇沁部贵族之裔。兄达希于崇德(1636—1643)初,率众归清,授牛录章京世职。后达希获罪,以其袭职。五年(1640),从征明松山,屡立战功。顺治元年(1644),随军入山

  • 咒羊

    西夏党项族出兵前卜法一种。夜间对羊焚香祷祝,再烧谷火散布于僻静处,次日清晨杀羊,剖视肠胃,若畅通则出兵无阻;羊心有血,则不吉。

  • 跳仙会

    苗族反暴政组织。苗语称“布将帅”。民国三十一年(1942),湘西永绥县(今湖南花垣)民乐乡盐井寨苗族以“做善事,替世人解除疾病痛苦”为号召,组织苗族男女老少,崇奉上天的七仙姐,参加操练及传授“仙法”。

  • 拖日气

    小雪橇。赫哲语音译,亦作“拖拉气”,意为“狗爬犁”,因以狗挽拉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旧时赫哲人冬季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出现历史很早,元代已成为这一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据《元史》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