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伏尤亥玛发

伏尤亥玛发

萨满教神祗之一。赫哲语音译,亦作“浮合马法”,意为“天神”。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赫哲人旧时认为,遇难呈祥,患病得愈,渔猎丰收等,皆由于天神保佑赐福,故最崇拜天神。有的地区一族供一天神,有的地区家家都供。神像一般供在有特异征兆和形状的大树上,如被雷劈或被风刮断;或三树成一半圆形等,被认为有天神栖附其上,便在这种树的近根处刻一人面形像作为天神供奉。也有将木制神偶供在庙中的。祭日由许愿人决定,祭品为牛或猪、羊、鸡等,并请全屯男子陪祭。祭仪是:当天日上三竿时,主人与陪祭者齐集神树前,由※弗力兰(专司祈祷者)焚“僧其格”香草祈祷迎神,献牺牲,参加者皆叩头;弗力兰又祷告,以酒灌猪、羊耳,主人和来宾又叩头;弗力兰再祝告,并上宰杀后煮熟的猪羊肉,参加者再叩头;最后是弗力兰祝祷送神,主人和来宾叩头谢神,祭仪毕。

猜你喜欢

  • 哈密旗

    清代札萨克旗之一。清廷以哈密维吾尔族人所设的旗分。康熙三十五年(1696),哈密达尔汉伯克额贝都拉,向清廷上表请求内附,以期摆脱准噶尔统治者的压制。在此前后,曾屡次对清抒诚效力,打击噶尔丹扩张势力。三

  • 勒扎勒仁钦旺布

    1918—1968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尔济吉特氏。成吉思汗三十三世孙,札萨克※官布札布之子。信奉佛教。继承王位时,其叔父之子阿拉木斯贝子,于北京雇用三百人组成武装,回敖汉旗王府,以武力

  • 劝龙晟

    798—816唐代南诏第八世王。又作券龙晟、劝龙成、龙蒙盛。乌蛮,姓蒙氏。寻阁劝之子。元和四年(809),父卒,嗣位,受唐封袭南诏王。五年,改元龙兴。数遣使赴朝入贡。费金3千两铸佛三尊,送置佛顶峰寺。

  • 钟恶地

    西倾山钟羌一部首领。吐谷浑国主碎奚在位时(351—371),任长史,受先王遗命辅佐碎奚。以碎奚三弟皆专恣,恐为国害,遂与司马乞宿云逼碎奚杀之。碎奚恍惚成疾,于晋咸安元年(371)死。及视连即位,进言经

  • 乌登所

    见“兀的千户所”(112页)。

  • 撒拉曲

    撒拉族传统长篇抒情诗歌。亦称撒拉玉日。以撒拉语演唱。流传于青海循化等地。历史悠久。有一套固定的曲调,依主题表达喜怒哀乐。由若干段紧紧围绕主题,具有独立意义的短诗组成。句式比较固定,以4句、6句、8句较

  • 鱼毛

    即“它斯罕”(630页)。

  • 百夷

    古族名。亦作“伯夷”、“僰夷”、“摆夷”。元明时期对傣族先民的称谓。始见于元李京《云南志略》、周致中《异域志》等书,为唐宋时“白衣”之同音异写。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钱古训、李思聪奉命至麓川平缅

  • 阿史那苏尼失

    ?—634唐代东突厥汗族。阿史那氏。※启民可汗母弟。始毕可汗(608—619年在位)时,任沙钵罗设,有属众5万帐,游牧于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西北。颉利可汗(620—630年在位)时,立为小可汗。贞观

  • 茶只剌

    见“札只剌”(16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