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侬峒起义

侬峒起义

北宋侬人(今壮族先民)反抗交趾侵略和宋朝压迫的武装起义。北宋初年崛起于红河流域的李氏王朝(史称“交趾”)乘北宋面临北方西夏、契丹压力,无暇南顾之机,不断向宋所辖邕州羁縻州县峒扩张。入侵广源州,掠夺矿产,强征赋税,人民苦之。宝元二年(1039)正月,广源州知州侬存福(一作“侬全福”)率领侬人武装反抗交趾侵略者。以广源州(治所在今越南北境高平省)为根据地,建立“长其国”,被推为“昭圣皇帝”,封其长子侬智聪为“南衙王”。同年,父子二人被交趾执杀。庆历元年(1041),次子侬智高与其母阿侬据傥犹州古勿峒(今广西天等县境)及雷、火、频、婆四峒(今分属广西大新靖西),再次起兵反抗交趾侵略,建立“大历国”。皇祐二年(1050)十一月,徙居安德州勿阳峒(今属广西靖西安德乡),改称“南天国”,年号“景瑞”。因不断受到交趾李氏王朝的进攻,侬智高再三恳求归附宋朝,期得宋朝保护,但屡次遭拒。侬氏遂拜广州进士黄玮、黄师宓为军师,与两广农民革命结合,发兵沿右江而下,拔横山寨(黄峒地,治所在今田东平马镇)。四年(1052)五月一日,攻克邕州(今南宁),改称“大南国”,侬智高称“仁惠皇帝”,改元“启历”。乘胜沿郁江东下,连克横(今广西横州)、贵(贵县)、龚(平南)、藤(藤县)、梧(梧州)、封(广东封川)、康(德庆)、端(高要)等州,直抵广州城下。久围广州,不克,乃经清远、连州、贺州,回师邕州。次年正月,在归仁铺(今南宁市北郊三塘地方)战役中为宋将狄青所败。侬智高等逃奔大理,其母阿侬奔特磨道(今云南文山州境),部将卢豹等逃归广源。至和元年(1054)初,阿侬被宋军所俘,遇害于洛阳。翌年四月,大理国在宋朝的威胁下,杀侬智高,献首级于洛阳。不久,卢豹等亦相继归附宋朝。侬峒起义终归失败。

猜你喜欢

  • 大康

    辽道宗孝文皇帝耶律洪基年号1075—1084年,凡10年。

  • 阿哥

    清代皇子称谓。亦作阿格。满语音译。最初使用较普遍,不限于贵族子弟,继而仅用于近支皇族子弟,最后仅限于皇子。清制规定,皇子无爵者称阿哥,受封后始称爵号。清初设“阿哥书房”,以课皇子,雍正时诸邸停止阿哥行

  • 元太祖实录

    书名。元翰林国史院撰修。卷数及起讫月日不详。元太祖、太宗、定宗、宪宗四朝初无实录。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十二月,翰林承旨撒里蛮奏请命翰林国史院纂修,从之。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月修成,连同太

  • 策垫夺结

    清代西藏地方政府官员。藏族。以道光元年(1821),博窝头人互争土地致启衅端,抢掠硕板多、边坝等地,并杀害前往查办之官员,于十三年(1833),同驻前藏游击孙如藻各率官兵前往查办,因功赏二等台吉。十五

  • 乃儿不花

    ?—1393北元大臣。又名不颜朵儿只。蒙古族。元末任知枢密院事、平章,封国公。明洪武三年(1370),元惠宗(顺帝)卒,继事北元大汗爱猷识理达腊,官太尉。七年(1374),遣使至大同,表示欲降明,太祖

  • 巴雅思哈勒昆都楞汗

    见“昆都力哈”(1410页)。

  • 和籴

    官府强行征购粮草的措施。源于北魏,辽、金、元沿之。《元史·食货志》:“元和籴之名有二:曰市籴粮,曰盐折草”。所籴粮草由官府支付钞币或盐引,供边庭军需、京师日用,或贮于常平仓以备荒。每年籴粮数万石,多达

  • 蒙宋联盟灭金

    蒙金战争中的事件之一。太祖二十二年(1227),成吉思汗临终前,以金朝据黄河、潼关天险,难以速破,遂定下联宋灭金的决策。窝阔台汗即位后次年(1230),蒙古举兵攻金,连取天胜堡、凤翔等地,因连年征战,

  • 领人酋长

    见“领民酋长”(2075页)。

  • 东受降城

    见“三受降城”(5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