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跋摩
①唐代佛教高僧。康国人。少年出家,游步长安,以戒行清严显名。显庆(656—661)年间,受命随使团出访印度,于大觉寺献大法令。又于菩提陀内无忧树下,雕刻佛像及观自在菩萨像,技法精绝,时人称叹。回长安后,复奉敕至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采药。会交州(今越南河内市西北)荒岁,遍地饿莩,遂营办饮食,救济孤苦。时人称为常啼菩萨。后以困顿染病卒享。年60余。 ②见“康僧铠”(2103页)。
①唐代佛教高僧。康国人。少年出家,游步长安,以戒行清严显名。显庆(656—661)年间,受命随使团出访印度,于大觉寺献大法令。又于菩提陀内无忧树下,雕刻佛像及观自在菩萨像,技法精绝,时人称叹。回长安后,复奉敕至交趾(泛指今五岭以南地区)采药。会交州(今越南河内市西北)荒岁,遍地饿莩,遂营办饮食,救济孤苦。时人称为常啼菩萨。后以困顿染病卒享。年60余。 ②见“康僧铠”(2103页)。
1632—1674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富察氏。哈什屯长子。初任侍卫。康熙三年(1664),袭父一等男爵兼一云骑尉世职,管佐领。六年(1667),任内务府总管,辅政大臣有欲假用尚方器具者,俱严拒之不
?—1083辽道宗时重臣。字胡覩衮。契丹族,五院部人。迭剌之子。出身贫困,部人对其父有“穷迭剌”之称。史载其自幼慧黠,尝牧羊时熟寝,为父察觉唤醒,怒曰:“何遽惊我!适梦人手执日月以食我,我已食月,啖日
见“乌古斯可汗的传说”(354页)。
书名。本名《南台备纪》,《永乐大典》摘录时作今名,又作《南台类纪》。是元代江南行御史台有关典章制度的汇编。南台掾属刘孟琛等纂述。成书于顺帝至正三年(1343)。书中除南台记事外,还保存了一些有参考价值
清末抗击八国联军的甘军将领。甘肃东乡巴苏赤人。东乡族。光绪二十年(1894)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战败,清军将领董福祥奉命率甘军入卫京师时,增调甘军十营,他一次从东乡地区招收1500名东乡族青壮年入伍,
西夏宗室,党项族。惠宗时大臣李景思子。通蕃汉文字,有才思,善歌咏。始任秘书监,继擢河南转运使。元德二年(1120)十一月,以先世功晋舒王。在韦州任监军时,因私受吏民钱财,受其兄李仁忠遗书责之,勉以为官
见“伊然可汗”(810页)。
即“钦察”①(1667页)。
①见“阿尔浑”(1203页)。 ②见“阿鲁浑”(1218页)。
明清两代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官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一种政治措施。土司是元代以来封建王朝在部分民族地区对其土著首领授与世袭官职,使其仍按传统旧俗管理原辖区及百姓,通过他们对民族地区实行间接统治的特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