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别失八里

别失八里

西域古城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元宰相耶律铸《双溪醉隐集》作伯什巴里,并云:庭州有五城,俗号五城之地。突厥语“伯什”为五,“巴里”为城。元初为西北重镇。宪宗元年(1251),设别失八里等处行尚书省。至元十五年(1278),授八撒察里虎符,掌别失八里畏兀(维吾尔)城军站事。十七年,以万户綦公直戍别失八里、二十年,立别失八里。和州等处宣慰司。二十三年,遣侍卫新附兵千人屯田别十(失)八里,置元帅府。元贞元年(1295)正月,立北庭都元帅府。在《元史》各传中又译作别石八里、别失八剌哈思、别失八剌哈孙、别失拔里等。耶律楚材《西游录》称别石把,为金山南回鹘城,有唐碑。《长春真人西游记》作鳖思马大城,即大唐时北庭端府(都护府)。《明史·西域传》:别失八里为西域大国。即以城名为国名。统治者为蒙古察合台汗后裔,与明朝关系密切。永乐十六年(1418),别失八里贡使速哥言其王为从弟歪思所弑,徙其部落西去,改国号为亦力把里。清《西域图志》等书称其地为济木萨。故城遗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护堡子破城。参阅“金满城”(1476页)。

猜你喜欢

  • 内部

    即“桂娄部”(1802页)。

  • 卡提条列

    见“迈买的明”(741页)。

  • 豁罗剌思

    蒙古都儿鲁斤(迭儿列斤)诸部之一。又作火鲁剌思、火鲁剌、豁里剌儿、火罗剌思、火里剌、郭儿剌思。※弘吉剌之别部。据《史集》,相传是产生于“黄金壶”的3兄弟中幼弟之后裔;依《元朝秘史》,为豁里剌儿台蔑儿干

  • 裴岑纪功碑

    东汉碑刻。俗称“镇海碑”。顺帝永和年间(136—141)裴岑立。碑高4.3尺,宽1.8尺,镌刻文字6行,每行10字,隶书,兼有篆体韵味。内容记述作者率领敦煌郡兵在蒲类海击败匈奴呼衍王事。碑原立于巴里坤

  • 蓝靛瑶

    旧时对部分瑶族的他称。分布在云南南部和广西西部等部分地区。不同地区各有其自称。因过去经济作物多种蓝靛,并以蓝靛染衣服,故称。

  • 卑南语

    我国台湾高山族卑南人使用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台湾语支。使用人口约有6千余,居住在卑南溪以南,知本溪以北的海岸区域,包括台东市南王里,台东县卑南乡下槟榔、上槟榔、初鹿、美农等村;台东镇知本、

  • 拉布克台吉

    见“兀慎打儿罕剌布台吉”(113页)。

  • 火葬

    葬式之一。亦称火化。将死者以火焚化。迄今中国最早的火葬发现于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马家窑文化初期遗存,一些民族延续至今。火葬大致有三种情形:(1)因民族习俗行火葬。《荀子·大略篇》谓,“氐羌之虏也,不忧

  • 皇太子惕隐司

    见“惕隐”(2104页)。

  • 张乐进求

    相传为唐初戎州都督府匡州白崖(今云南弥渡县红崖)建宁国国王。一作张乐尽求。白族先民。传说为汉武帝时白子国国王※仁果三十(一作三十三)代孙。仁果传十五世至※龙佑那,被三国蜀相诸葛亮封为长,赐姓张,改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