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凉灵帝
见“吕纂”(776页)。
见“吕纂”(776页)。
清永淳十三屯壮族人民抗租首领。广西永淳县那决屯望阜村人。壮族。道光末年,永淳一带壮族地区地主对佃农肆意盘剥,民情激愤。咸丰元年(1851),与杨隆盛、陆锦钦等结盟拜会,竖旗聚众,倡议抗租,提出“一县土
贵州古地古河考证。1篇。清莫与俦(1762—1841,字犹人,贵州独山人,布依族)撰。内容详考古牂牁国、牂牁江和牂牁郡的来源、出处及地望。作者主张春秋齐桓公(前685—前643)时已有“牂牁国”,根据
见“拓跋弘”(1356页)。
开蒙自为法国商埠,俗称“开关”。蒙自现属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少数民族有彝、苗、壮等,占总人口的56%。根据清光绪十一年(1885)《中法新约》、光绪十二年《中法陆路通商章程》和光绪十三年《中法续
蒙古国将领。又译纯直海。珊竹氏。初为成吉思汗宿卫,从征西域,有功,为管军总管。太宗五年(1233),任益都行省军民达鲁花赤,从都元帅太出破徐州,迫金帅国用安走死。九年,迁京兆行省都达鲁花赤,复受命以本
突厥汗国官号。其意谓“肉”。《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几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肉为安禅,故有安禅具泥,掌家事如国官也。”
唐置政区名。贞观十九年(645),唐将李绩奉命征高丽,攻拔辽东城,即以其地为辽州,治所故址在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区(即辽东城)。旋废。
?—80东汉武陵地区少数民族起义首领。溇中(今湖南慈利、石门一带)人。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武陵溇中蛮在其率领下,攻零阳(今湖南慈利、大庸一带)、作唐(今湖南安乡)、孱陵(今湖北公安)等县。翌年
?—588南北朝时吐谷浑诸王之一。号高宁王。隋文帝开皇元年(581),降隋,受封大将军、河南王,居河南(今贵德、临夏黄河以南),以统部众。八年(588)卒。隋文帝令其弟树归袭,统其众。
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之一。参见“龙母叟”(49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