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呼伦贝尔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位于大兴安岭西侧,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干旱草原三个地带。东与东南为中低山丘陵地带,地势较高,多在海拔700—1000米,中部为波状起伏的呼伦贝尔台地草原,位于中低山丘陵地带的西南,一直延伸到呼伦湖的东岸,构成呼伦贝尔草原的主体,是蒙古草原的东北边缘。额尔古纳河上游河谷平原地势开阔,一般宽在5—10公里。上连海拉尔河下游低地,下连三河下游的大片沼泽低地,这里支流较多,水源不畅,沼泽遍地,牧草繁茂,是面积16600万亩的天然牧场,是我国游牧民族的摇篮。“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就是从这里登上历史舞台的。进入清朝以后,呼伦贝尔以大兴安岭为界,分为岭东和岭西两个管辖区,岭东地区设置布特哈八旗及总管;岭西设置呼伦贝尔八旗与副都统衔总管。雍正十年(1723),清政府为防守边界,从布特哈八旗内调3千兵丁驻呼伦贝尔。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建立兴安东省和兴安北省,抗日战争胜利后,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为呼伦贝尔盟。呼伦贝尔草原是蒙古族和其他北方诸族所居之地。

猜你喜欢

  • 广西太平府属土州县司译语考

    书名。壮语南部方言考证及壮族土俗书译注。1册。近人闻宥(生前为中央民族学院教授,汉族)撰。内容考证前清镇安府、太平府属诸土州县司(今广西左、右江地区)壮族的语言及壮族民间常用的“土俗书”共107个单字

  • 联豫筹办藏务

    清宣统元年(1909)驻藏大臣联豫与帮办大臣温宗尧为防英、俄干涉整顿西藏事务之行政措施。在张荫堂整顿藏务之基础上,提出如下措施:奏请派四川知府钟颖统领川军入藏,以资震慑;将察木多拨归赵尔丰管辖,驻军为

  • 墙咎如

    见“廧咎如”(2563页)。

  • 三受降城

    唐代城名。中宗景龙二年(708,一作元年)朔方大总管张仁愿为防备突厥而建。因有东、中、西三城,故名。东城,本汉云中郡地,位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南黄河以北;中城,本秦九原郡地,汉武帝元朔二年(前127)更

  • 金轮千辐

    书名。蒙文蒙古编年史。内蒙古札鲁特部高僧固什·答理麻撰。乾隆四年(1739)成书。6卷,97页。记述成吉思汗迄清朝的蒙古族历史。对元末至清初蒙古各部的名称、起源和变迁,提供了许多有参考价值的史料。其中

  • 宣城卫

    见“玄城卫”(623页)。

  • 赤里察河卫

    见“亦里察卫”(873页)。

  • 珊瑚串珠

    书名。藏文名《朱如皮仁瓦》。蒙古药学著作,内蒙古伊克昭盟郡王旗医师图布德尼玛用藏文写成。118页,手抄本。记载蒙医临证各种疾病常用的有效药方,亦有关于饮食疗法的记载。

  • 蚕丛

    蜀王名。《华阳国志·蜀志》载:“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约在春秋之世,蜀人首领第一称王者。《蜀王本纪》云:“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传说其衣青衣,教民蚕桑。继其王位者先后有柏灌

  • 宫户

    辽诸宫卫管辖的专供皇帝、皇后等役使的人户。亦称“宫分户”、“宫籍户”。包括正户、蕃汉转户和著帐户。入宫籍后不隶属国家的州县,故名。《辽史·营卫志·宫卫》:“辽国之法,天子践位置宫卫,分州县、析部族、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