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哲别

哲别

?—约1224

蒙古国大将。又译者别、只别、哲伯、遮别等。别速惕氏。原名只儿豁阿歹。初依附泰亦乌部。宋嘉泰二年(1202),“阔亦田之战”兵败,降铁木真(成吉思汗),以骁勇善射,赐名哲别(意“箭簇”)。随从统一蒙古各部。历任十户长、百户长。四年,充先锋,大败乃蛮部于纳忽山(今鄂尔浑河东土拉河西)。开禧二年(1206)蒙古国建立时,封千户长。为十大功臣之一,与者勒蔑、忽必来、速不台并称“四獒”。旋征乃蛮部,于兀鲁塔山擒不欲鲁罕,尽取乃蛮部辖地。太祖六年(1211),充伐金先锋,取乌沙堡、乌月营,破居庸关,逼中都(今北京),遭金军拒战,遂挥师袭取东京(今辽阳)。八年,随成吉思汗入紫荆口,再取居庸关。十三年,统兵击灭乃蛮部王子屈出律,尽得其篡据之西辽故地。十四年,征花刺子模。翌年,与速不台追击花刺子模算端(苏丹)摩诃末,迫之走死于宽田吉思海(今里海)一孤岛。复攻略阿哲儿拜占、谷儿只,越太和岭(今高加索山),败阿速、钦察及斡罗思诸部。十九年,奉诏班师东返,于还军途中病死。

猜你喜欢

  • 斋赛

    见“宰赛”(1949页)。

  • 贵英

    见“长昂”(364页)。

  • 宕昌王

    宕昌羌国首领。部落原居邓至羌西北,即白龙江、白水羌上游及其以西地区,居民2万余落,为西羌中强部。吐谷浑兴起,威逼其部,部落酋帅梁懃联合诸部,建立政权,始称王。传至其孙弥忽,于北魏太平真君九年(448)

  • 护羌校尉

    官名。又作领护羌校尉。西汉元鼎六年(前111),汉朝镇压河湟地区先零、封养、牢姐等羌的起义后设立。东汉初,司徒掾班彪谏言:旧制“凉州部置护羌校尉,皆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又数遣使译通

  • 于谐里

    见“乌古部”(332页)。

  • 椎牛

    苗族民间祭祀风俗。俗称吃牛、打牛、斗牛等。源于为疾病或求嗣,向祖先或神灵许诺举办祭典用牛还愿的活动。以家族举办,必请舅家(母亲和妻子家族)参加。盛行于湖南西部、贵州东北、湖北西南及四川东南等地。祭典多

  • 乃东

    地名。藏语音译,意为“象鼻山尖”。元、明时称乃乌东孜。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雅鲁藏布江南岸,属山南地区。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乃东宗,1960年改为乃东县。为西藏历史上要地之一。唐文成公主入吐蕃后,夏季居此避

  • 依墨坦岛埃

    景颇语音译,意为“这块土地已有主”。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地区个体家庭自由“号种”村社公有土地的称谓。距今百余年前,景颇族地区的耕地、森林及牧场均属村寨公有,每个村社成员有权通过“号地”方式占有本村社范围

  • 陇胜

    明代四川芒部军民府土官。彝族。土知府陇寿子。嘉靖四年(1525),父被叔陇政诱杀后,明廷以“芒部陇氏,衅起萧墙,骚动两省,王师大举,始克荡平”,于次年改芒部军民府为镇雄府(治今云南镇雄县),以程洸为流

  • 荣跃先

    1895—1927蒙古族早期革命者。字辉庭。蒙古名谦登若宪。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人。23岁到北京蒙藏学校读书。1920年参加李大钊等组织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1923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成为蒙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