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土目

土目

小土官名。 ①清朝对少数民族小头领的统称。如《清史稿·费扬古传》附传载:“雅陇江滨瞻对,喇滚,革布什咱,绰斯甲布,诸土目各率所属户投诚。奏请授五品安抚司,其副为六品土百户。从之。”又如《清文献通考·职官二》载:乾隆三十年(1765)云贵总督扬应琚奏:“土目倾心,相继输诚。②清朝授予一些少数民族小头领的称号,无职衔品秩,无印信、号纸,仅给委牌,命管数个村寨,相当于土百户。如云南思茅厅攸乐土目刀氏,仆蛮寨土目先氏;腾越厅滇滩隘土目柴氏,保山县卯照土目段氏等。台湾府在高山族地区设土目,使其约束“蕃社社众”。四川松潘厅羊洞、达弄、车拜、香咱、咨马等地所授土百户至民国时称土目。 ③四川凉山地区彝族土官亲族和所属小支头人,一般称土目,有的自称土司或土官,政府亦认可,但无职衔品级,是大土官的支柱,并受其保护。明末清初,封建政府推行改土归流政策,对少数民族上层势力采取“化整为零”策略,大部土官、土司被免职、裁汰、停袭,而众多土目不仅保留,还大量增设,以便利用其统辖土民,征收方物特产,催缴赋税、马匹,有的因搜刮侵吞土民财产逐渐强大,称霸一方,独专管区内一切事物,自行世袭。

猜你喜欢

  • 梁弥邕

    宕昌羌国王。南梁天监元年(502),王梁弥颌卒,嗣位。梁武帝以其行宕昌王为安西将军、河凉二州刺史,正封宕昌王。时吐谷浑势强,常遭其侵掠。死,梁弥博嗣。

  • 哈赤

    元代蒙古官名。放牧大印子马群者及执事官员。时元廷有14道牧地,其“马之群,或千百,或三五十,左股烙以官印,号大印子马。……牧人曰哈赤。有千户、百户、父子相承任事。”(《元史·兵志三》)隶属太仆寺。朝廷

  • 毛难

    毛南族旧称。又作“冒南”。起源于宋以后的地名或族名“茅滩”、“茆滩”、“茅难”。分布于庆远府恩恩县(今广西环江)。无文字,操毛南语。信仰多神。以农耕为主。是毛南族的直接祖先。参见“毛南族”(360页)

  • 昊王坟

    见“西夏陵园”(705页)。

  • 汙里轸

    见“耶律觌烈”(1321页)。

  • 麦宗

    南宋末云南通安州(今丽江坝区)摩娑首领。原名牟保阿琮。牟乐牟保之子。7岁,即识象形文字。及长,旁通吐蕃诸族之书。后创制本方文字。丽江县白沙岩脚村有“番字岩”古迹,“难译其语”。历代史志皆认为是“麦宗墨

  • 库狄迴洛

    东魏、北齐大将。又作厍狄回洛。代人。鲜卑库狄氏。初事尔朱荣为统军。北魏建义元年(528),以预立孝庄帝功,转为别将,赐爵毋极伯。从破葛荣,转都督。荣卒,隶尔朱兆。普泰元年(531),拥众归高欢。从破尔

  • 菩提流志

    572?—727唐代佛教译经师。本名达摩流支。译言“法希”。姓迦叶氏。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12岁出家,学声明数论,精通咒术、阴阳谶纬。60岁时皈依佛教,从耶舍瞿沙学经论。后到各地游历、讲法。武则天长

  • 平越府

    府名。明置。古为黎峨里。元为平月长官司。明洪武十四年(1381),置卫,十七年(1384),改为军民指挥使司,属四川。万历二十九年(1601),始置府,属贵州。治所在今贵州福泉县。领州一:黄平;县四:

  • 凫叟

    见“夫余”(2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