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语官职
据历史记载,女真族于建国前,乌古逎时期(1021-1074)始建官属,时官称多以女真语名之。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称帝建金(1115年)后,于建国初期仍沿用。汇如下表。金熙宗完颜亶(1135-1149)实行改革,全面采用汉官制,原称大都废除。详况分见诸条。
| 名 称 | 职 司 | 出 处 |
| 勃极烈 | 建国前为“部 落长”。 建国 后各冠专名, 授宗室功臣, 位尊权大 | 《金史·百官 志》、 《撒改 传》 |
| 孛堇(勃堇) | 部族长 | 《金史· 兵 志》、 《百官 志》 |
| 忽鲁 | 统数部者 | 《金史·百官 志》 |
| 都勃极烈 | 百官之首。金 太祖以是职 称帝,后不再 授人 | 《金史·百官 志》、 《国 语 解》 |
| 谙班(汉意: 尊大)勃极烈 (谙版孛极 烈) | 最尊官。授之 为储嗣 | 《金史·熙宗 纪》、《熙宗二 子传》 |
| 国论 (汉意: 贵)勃极烈 | 国相 | 《金史·百官 志》、 《撒改 传》 |
| 国论忽鲁(汉 意:总帅)勃 极烈(国论胡 鲁勃极烈) | 国相 | 《金史·百官 志》、《杲传》 |
| 国论左勃极 烈 | 国相。 佐政 | 《金史·百官 志》、 《宗 干 传》 |
| 国论右勃极 烈 | 国相。 领军 | 《金史·百官 志》、 《宗翰 传》 |
| 国论昊(昃) 勃极烈 | 阴阳之官 | 《金史·蒲家 奴传》、《国语 解》 |
| 移赉(汉意: 第三)勃极烈 | 第三位贵官。 领军 | 《金史·太宗 纪》、 《国 语 解》 |
| 阿买勃极烈 | 留守京师,治 城邑 | 《金史·辞不 失传》、《国语 解》 |
猜你喜欢
那尔苏
1861—1890清代蒙古王公。内蒙古科尔沁左翼后旗人。博尔济吉特氏。※僧格林沁孙,伯彦讷谟祜长子。魁伟端庄,颇具仪表,天资聪敏,精通蒙汉文,擅长诗词书法。同治四年(1865),父卒,袭多罗贝勒爵。不
张彤砫
即“张彤柱”(1179页)。
阿条
见“罗泼”(1415页)。
哈铭
明朝通事(译员)。汉名杨铭。蒙古族(一说回族)。幼从父为明朝通事。正统(1436—1449)中,随吴良出使瓦剌,被羁留。正统十四年(1449),明英宗征瓦刺兵败被俘,受命为英宗和也先作蒙汉语通事,侍从
尚忽惕
中国古代北部落名。札剌儿部分支之一。参见“札剌儿”(433页)。
萧观音
1040—1075即辽朝第八代皇帝道宗之宣懿皇后。女诗人。契丹族。为枢密使※萧孝惠(钦爱皇后弟)女。史称其姿容冠绝,工诗善论,能自制歌词,尤长琵琶。诗留至今者有《伏虎林应制》、《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
中政院
元朝官署名。掌中宫财赋、营造、供给及宿卫、分地诸事。成宗元贞二年(1296),初置中御府。大德四年(1300),升中政院。武宗至大四年(1311),并入典内院。仁宗皇庆二年(1313),复为中政院。定
昆明夷
古族名。亦称昆明人、昆明蛮、简称昆明。昆明亦作昆弥、昆㳽。汉代西南夷的一支,属氐羌系统。《通典》、《太平寰宇记》等称其地为昆弥国(或昆㳽国)。主要分布于昆明池(亦作叶榆河,
乌丹
?—1690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纳喇氏。叶赫贝勒锦台什曾孙。康熙十一年(1672),以一等侍卫同学士郭廷祚往视淮安河工决口。十三年,随顺承郡王勒尔锦征叛藩吴三桂,署副都统,领兵驻太原。十五年(16
俄新
藏语音译,又作“凶江新”,西藏农奴制条件下,庄园主自营地名。此种土地由被分子份地的农奴提供无偿劳役耕作,收获物全部归庄园主。且一般都比农奴的份地肥沃,水利等条件优越。把庄园内的耕地分为上述两部分进行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