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姚襄

姚襄

331—357

十六时期羌族首领。字景国。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姚弋仲第五子。雄武多才艺,明察善抚纳,为士众所敬爱,受父命掌兵。后赵石祗即位,拜骠骑将军,护乌丸校尉、豫州刺史,新昌公。后赵亡,随父降晋,拜平北将军、并州刺史。晋永和八年(352),父卒,秘不发丧,率户6万南破阳平、元城、发干,屯于碻磝津,封设官职。晋迁其于谯城(侨治郡,安徽巢湖东)。以晋扬州刺史殷浩屡次来攻,击败之。乘胜济淮,屯于盱眙,招掠流人,众至7万,分置守宰,劝课农桑。将佐部众皆北人,劝其北还,遂自称大将军、大单于,经许昌北上攻洛阳,不克。后为晋将桓温攻伐,兵败伊水北,率部迁居北屈(山西吉县北),转徙杏城(今陕西黄陵县内),欲图关中。使从兄姚兰略地鄜城(今陕西富县),兄姚益招北地戎夏,从者5万余户。升平元年(357),与前秦苻坚及其将邓羌战于三原,失败,为坚所杀。弟姚苌建后秦,追谥魏武王。

猜你喜欢

  • 抄儿

    即“潮尔”(2527页)。

  • 萨赖尔

    见“萨喇尔”(2008页)。

  • 达木蒙古

    指驻牧达木之蒙古部落。亦称达木蒙古八旗。原属青海恰克图部,固始汗据青海后,曾将部分军队驻扎于此。五世达赖喇嘛时,青海蒙古王丹津,带领蒙古官兵赴藏护卫,留500余户于藏北达木驻牧,属固始汗管辖,挑人赴藏

  • 鲁阳蛮

    南北朝时鲁阳地区诸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分布在荆州东北部,今河南鲁山一带。北魏景明三年(502),在鲁北鷰等人率领下聚众攻颍川(今河南许昌北)。魏宣武帝诏左卫将军李崇讨平之,徙万余家于河北诸州及六

  • 南诏剑

    唐代南诏兵器名。又称浪剑、浪川剑。因三浪诏所制者最精利,故名。南诏贵族和平民皆将其悬挂腰间,作为战斗及防身武器。制造时锻生铁,取进汁,如是者数次,烹炼之。剑成,用犀角、黄金装饰镡首。

  • 扎什城衙门

    驻藏大臣衙门别称。亦称扎什敦布,汉籍作扎什。位于拉萨北郊。为驻藏大臣衙门和官兵营房。驻藏清军原在拉萨城内租民房为军营,后于色拉寺、大昭寺之间扎溪(扎什)地方另建城垣,移游击以下驻藏官兵营于此。乾隆五十

  • 罗桑却吉坚赞

    1567—1662即四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西部兰周甲地方。差巴本仓策忍之子。初名曲结丹巴桑布。5岁即能诵多种经卷。明万历七年(1579),于安贡寺出家为僧,拜克珠桑结益西

  • 尤依迷

    亦称“蕊迷”。景颇族载瓦语音译。旧时云南景颇族地区对青年男女自由恋爱先怀孕后结婚的称谓。解放前景颇族村寨都建有专供男女青年玩耍(俗称“串姑娘”)的“公房”,有些青年男女在婚前便发生性关系乃至怀孕。女方

  • 只剌瓦弥的理

    即“必兰纳识里”(633页)。

  • 四杰

    又作“四骏”。蒙古语称“掇里班曲律”,《元朝秘史》写作“朵儿边曲鲁兀惕”。为元太祖成吉思汗四大开国功臣木华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的共称。曾分任四怯薛(宿卫)长,世袭。详见诸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