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宇文泰

宇文泰

505或507—556

北魏、西魏大臣,北周尊基者。俗名黑獭。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南)人。先祖为匈奴单于远属,后与鲜卑杂居,被推为主,遂鲜卑宇文氏。北魏安定侯宇文陵玄孙,宇文肱之子。轻财好施,喜结贤士。北魏孝昌二年(526),随父参加鲜于修礼义军。后转入葛荣部下。及荣败亡,例迁晋阳,为尔朱荣赏识,升统军。永安三年(530),随贺拔岳入关镇压万俟丑奴起义,迁征西将军。太昌元年(532),为左丞,领岳府司马,掌管行台军政事宜。其间,曾出使北魏,见魏孝武帝元修于洛阳,谋以关中军力抗衡高欢,加武卫将军。出为夏州刺史。永熙三年(534),岳死,继统岳军,消灭侯莫陈悦,平定秦陇,据有关中。受封侍中、骠骑大将军、关西大都督、略阳县公。旋兼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七月,孝武帝为高欢所逼西奔关中,遂拥奉魏帝于长安,以拒高欢。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进封略阳郡公。尚冯翊长公主,拜都尉驸马。寻进位丞相,掌军国大权。十二月,鸩杀元修,立元宝炬为帝,次年改元大统,史称西魏。任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改封安定郡公。三年(537),进封柱国大将军。十四年(548),授太师。十七年(551),以冢宰总百揆。废帝二年(553),去左丞相大行台,为都督中外诸军事。三年,废黜元钦,改立齐王元廓。恭帝三年(556),进太师、大冢宰。出巡至黄河染疾,还云阳宫,病卒。谥文公。及子宇文觉代魏称周,追尊为文王,庙号太祖。武成元年(559),追尊为文皇帝。史称其知人善任,崇尚儒术,明达政事,擅长方略。执掌西魏军国实权20余年间,对外与东魏进行沙苑、洛阳、芒山等大战,并遣兵取蜀中,灭萧梁于江陵。对内重用关中汉人,依靠关陇地主支持,进行改革。西魏初,命有司定24条新制,颁行之。后又采用苏绰制定的文案程式和计帐户籍之法,裁冗官,置屯田。以绰所提《六条诏书》,即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为治国方针,颁行均田制和赋役制,发展关陇农业,减轻农民负担,设六官,定九命之典,以一品为九命,九品为一命,改流外品为九秩,亦以九为上;罢门资,由朝廷任命刺史府官,以改革官吏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并收编关陇豪族武装为12军,由8柱国统率,创立府兵制,相对提高士卒身份地位,使6镇军人与关陇大族结合,形成关陇统治集团。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为北周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猜你喜欢

  • 吴越春秋

    书名。东汉赵晔撰。原书为12卷,宋以后文献只收录10卷,已佚2卷。记述春秋战国时吴、越两国盛衰之事,前5卷叙述吴国自太伯迄夫差;后5卷记越国自无余至勾践。采用编年体记事方法。该书不记山川地理,只叙人物

  • 苗绣

    苗族民间工艺。刺绣有平绣和凸绣之分。先贴好纸样后刺绣。辫绣、结绣、缠绣、绉绣等属凸绣。平绣与湘绣同,挑花、贴花、抽花、打子、堆花等皆属此工艺。以凸绣最具民族特色,有立体感,较费工时。多用在衣领、袖口、

  • 闯保爹保妈

    壮、布依族旧时生育习俗。流行于广西壮族及贵州南部布依族民间。幼童久病不愈或独生子女,经巫师或巫婆卜卦,认为幼童“命薄”,须找“保爹保妈”方能健康成长。其法:在夏历二月初二花婆诞辰日,带着鸡鸭酒肉到桥头

  • 阿木禳

    ?—1840清代四川大金川八角碉土司。藏族。道光二十年(1840),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于广州受挫后,改道北上窜扰浙江海岸。他同土守备喀克哩率2千藏军,被编入四川营参将王国英部下,随军攻宁波南路,率藏军

  • 拜延八都鲁

    蒙古国将领。札刺儿氏。初事成吉思汗,以勇著称,赐名“八都鲁”(勇士),故与名合称拜延八都鲁。太宗七年(1235),领札剌儿军1600人,与塔海绀卜攻宋,出秦巩,入蜀,有战功。宪宗三年(1253),与总

  • 后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南朝宋范晔(398—446)撰。今本120篇,分130卷。晔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县)人。官至尚书吏部郎、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在其撰写此书前,已有《东观汉记》等18家后汉书。元嘉元年

  • 赤狄

    北方古族名。亦作赤翟。春秋时狄人的一部分。一说狄人信仰萨满教,以青、赤、白、黑象征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赤狄居南,崇尚赤色,着赤色衣饰,故称。与白狄、长狄、众狄等组成部落联盟,居于盟主地位,役使其他

  • 四子部落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哈撒儿)十五世孙诺颜泰有四子:僧格、索诺木、鄂木布、伊尔札布,初游牧于呼伦贝尔,称阿噜蒙古。后迁阴山之北,分牧而处,以后遂称四子部落。后金天聪四年(1630),归后金

  • 嫩江府

    地区名。位于今黑龙江省西部,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置,治所即今嫩江县。辖域东西400余里,南北600余里。东界瑷珲厅,西接西布特哈,南连讷河厅,北临漠河厅。六朝以前沿革同※龙江府。隋属南室韦地。唐

  • 里耀卿

    见“阿里耀卿”(1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