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完颜珣

完颜珣

1163—1224

即金宣宗。本名吾睹补,亦作吾都补,大定二十六年(1186),世宗赐名廅。章宗又赐名从嘉。女真族。完颜氏。世宗孙,显宗允恭长子。大定十八年(1178),封温国公,加特进。二十九年,进封丰王,加开府仪同三司,累判兵、吏部,又判永定、彰德等军。章宗承安元年(1196),进封翼王。泰和八年(1208),进封邢王,又封昇王。至宁元年(1213),纥石烈胡沙虎杀卫绍王,自彰德府(今河南安阳市)被迎立为帝。以纥石烈胡沙虎为太师、尚书令兼都元帅,封泽王。改元贞祐,立子守忠为皇太子。翌年,遣尚书右丞相完颜承晖向蒙古军求和,接受全部议和条件,献纳童男女各500、彩绣衣3千、御马3千匹及大批金银珠宝,并把卫绍王女歧国公主献给成吉思汗,蒙古军北返。下诏许人纳粟买官。五月,迁都南京(即汴京,今开封市),极大动摇人心,蒙军闻之复发兵。驻涿州、良乡一带以契丹人为主的乣军首先起兵,大败金兵后降蒙。各地投降派、地主纷纷降蒙。金统治陷于土崩瓦解。蒙古军连续攻下景、蓟、顺等州,围中都(今北京市)。三年,派元帅左监军永锡等领中山、真定等州兵四万救援中都,至涿州旋风寨,遇蒙军,大败。中都、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大明城)相继失陷。此后,山西、河北重镇连续陷于蒙古。期间锦州张氏独立称王,辽东契丹军乘机反叛,蒲鲜万奴亦自立为王,山东等地人民纷纷起义。面对蒙古威胁,又发动侵南宋战争,企图扩地南逃立国。遭宋军民及抗金义军激烈抗击,陷入腹背受敌,被迫在北方和南方同时作战。五年(1217),复派元帅左都监乌古伦庆寿等领兵侵宋,未成功。兴定三年(1219),杀术虎高琪。五年,又杀左副元帅、枢密副使仆散安贞及其二子。内部倾轧,使金朝统治更濒临灭亡。元光二年十二月(1224年初),遗诏立太子完颜守绪(哀宗)继位。正大元年(1224),谥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皇帝。庙号宣宗。

猜你喜欢

  • 龙许保

    ?—1551明嘉靖年间苗民起义首领。贵州铜仁(治在今铜仁县)人。苗族。※龙子贤、※龙母叟等率领的腊尔山苗民起义失败后,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与苗民吴黑苗等率领腊尔山苗民起义,继续与明军斗争,俘获

  • 班布敦

    清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吴鲁特氏。世居扎鲁特地方。康熙十六年(1677),以骁骑校从征耿精忠至江西,随安南将军觉罗舒恕败敌都督范启明等兵6千余于艾口地方。连败莲塘口敌陈总兵于马鞍寨、俞将军于浮潭、提督

  • 马乾

    明朝官员。字洛水。回族。云南禄劝(今禄劝县)人。初从师云南名儒杨春震。明崇祯六年(1633)中乡试,后授四川广安(今广安县)知府。十三年(1640),张献忠率农民军进川伐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四川巡抚

  • 沙忽带

    金代女真语。“舟”、“船”之意。女真族源于肃慎,该族在汉晋时称挹娄,经常在夏季“乘船寇盗、邻国患之”。按此,此词在女真语中出现当在东汉时期或更早。金代女真族人有以此命名者。

  • 田罗驹

    隋代黔安少数民族起义首领。黔安(今四川彭水)人。大业三年(607),起兵反隋,夷陵(今湖北宜昌)各族人民多响应。翌年,又参与向思多领导的起义,杀隋将军鹿愿,围太守萧造,阻道路,断隋军粮运。后遭行军总管

  • 隆庆封贡

    即“俺答封贡”(1885页)。

  • 几何印纹陶

    新石器时代晚期越族先人陶器纹饰的典型代表和重要文化特征之一。花纹大多用陶印模捺印或拍印而成,有方格、曲尺、圆圈、米字、人字、之字、平行直线、回字、波浪、筐篮等等图案。在我国东南部和南部古越人居住的广大

  • 喀什噶尔境西北界约

    见“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305页)。

  • 旧卫拉特法典

    即“旧察津毕其格” (524页)。

  • 贻谷

    ?—1926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姓乌雅氏。字蔼人(仁)。光绪元年(1875)举人,十八年(1892)进士,累官内阁学士。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犯北京时,扈从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到西安,任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