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爱字典>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宛葛思墓

宛葛思墓

传说中的中国伊斯兰教先贤古墓。全名为“赛义德·艾比·宛葛思”。又译为“斡歌士”、“斡葛思”、“旺各斯”、“万尕斯”、“挽个士”等。墓在广州城大北门外流花桥畔。俗称“响坟”、“回回坟”。相传为唐太宗(626—649在位)时来中国传布伊斯兰教的4个阿拉伯人之一。在广州传教时,创建第一座清真寺,即怀圣光塔寺。于伊斯兰教历11月27日逝世,后在此建墓,其墓碑谓建于唐贞观三年(629),据陈垣考证,当为永徽三年(652)。清光绪初《西来宗谱》称:“挽个士果于粤东无常(逝世),教主等奉葬于围墙内,仿西域坟形立滚白(今译拱北,坟墓也)白亭一间,四围合拢,坟立中间,以后人响祀之所,故又呼曰响坟。”每年逝世纪念日,广州及中外穆斯林在此举行纪念活动,瞻仰陵墓,做“堵阿”。

猜你喜欢

  • 月脱

    见“喝盏”(2204页)。

  • 托普

    佤语音译。旧时云南佤族以人体上肢为计算长度的单位。解放前西盟佤族地区大多没有专门量度器,量度的观念也很单薄,一般以人体的关节测量长度:两臂伸开的长度为一“托普”;臂弯到指头的长度为一“所”;拇指与小指

  • 哈剌火州

    见“高昌”(1907页)。

  • 明边墙

    明代辽河东西民族区域分界线。明廷为防备兀良哈蒙古三卫和女真各部骚扰汉族聚居区,巩固其对东北地区的稳定统治而设立的防线,简称“明边墙”。共分三段,即辽西边墙、辽河边墙和辽东东部边墙。辽西边墙始修于明正统

  • 新满洲

    见“伊彻满洲”(808页)。

  • 也先土干

    ?—1431明朝将领。一译额森托噶,汉名金忠。蒙古族。故元太保不花六世孙。原为东蒙古(鞑靼部)领主,受阿鲁台节制,明人称之为王子。永乐十一年(1413),受明封都督。常以个人名义向明廷朝贡,也获明朝单

  • 亦思宽

    见“阗池”(2386页)。

  • 屯千总

    官名。清乾隆时(1736—1795)在四川省松潘、杂谷脑等地藏族聚居区所置世袭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充任,又称土弁,归屯守备指挥。秩正六品。平时管理本支事务,战时,服从征调、随屯守备助官军作战。其革除

  • 计倪

    亦作计然。春秋末越国著名谋士。字文子。原为晋国人,后南游于越,范蠡师事之。曾应越王勾践之召,谈君主治国盛衰之道。并向越王指出,欲报强吴之仇,兴师者必先“内蓄五谷,实其金银,满其府库,厉其兵甲”,否则,

  • 德色赖托布

    1875—1940清末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尔济吉特氏。色丹那木济尔长子。光绪十七年(1891),金丹道教起事,在拉西理和德力根保护下,乘夜越墙逃出贝子府,至奉天。清廷派军并调昭乌达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