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勒坚卫
见“伏里其卫”(798页)。
见“伏里其卫”(798页)。
蒙古语音译,又译阿兀鲁黑,《元朝秘史》汉释为“老小营”。古代蒙古人出征时,留守后方或随军的家属、辎重之总称。《经世大典序录·军制》:“军出征戍,家在乡里曰奥鲁”。依蒙古定制,男子充军出征,妇孺则按千户
参见“回回屯田”(782页)。
清末蒙古王公创办的新式企业。宣统二年(1910) 8月24日经批准,9月10日在北京举行成立大会。创办人是清末的蒙古王公,主要有科尔沁亲王阿穆尔灵圭、外蒙古赛音诺颜汗部札萨克亲王那颜图、阿拉善旗札萨克
?—423十六国时期北凉王子。又作沮渠德政、沮渠正德。临松(治今甘肃张掖县南)人。族属卢水胡。北凉创建者※沮渠蒙逊子。北凉玄始二年(413),立为世子,加镇卫大将军、录尚书事。九年,受命屯兵若厚坞,配
匈奴语音译。汉代匈奴人使用的一种青铜刀。《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引应劭语“径路,匈奴宝刀也。”一说源自西周初年周人使用的名为“轻吕”的短剑。汉元帝(前49—前33在位)初年,呼韩邪单于与汉使韩昌、张猛
清文学家。山东益都(今青州市)人。回族。著有《四松斋集》1卷。
即“完颜宗辅”(1157页)。
南诏封山名。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封五岳四渎,以乌龙山(又名绛云弄山,位于今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300里)称东岳,为五岳之一。亦即乌蒙山,又称云龙山,有12峰,雄拔陡绝,
新石器晚期文化类型的一种。又因其遗物中有青铜器或测定年代为商末西周时期的文化遗存,近来考古学界又将其划入青铜时代文化的一种。以首先出土于甘肃临洮城南约20公里的寺洼山而得名。遗址堆积在马家窑文化层之上
清光绪年间贵州苗官。号诚斋。湖南凤凰厅吉信人。苗族。咸丰年间(1851—1861)参加清军,随贵州提督田兴恕等镇压贵州铜仁、清溪、玉屏等地汉族号军及黔东南苗、侗农民起义军。同治、光绪年间,历晋为镇远知